CSE热点预览曾正陪解读

日期:-08-27

地点:紫金厅

时间:13:20-13:40

曾正陪教授

个人简介

医院内分泌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分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现任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顾问委员会顾问、欧洲内分泌学会杂志《EuropeanJournalofEndocrinology》(EJE)副主编;Neuroendocrinology副主编;

现任中华医学会理事、内分泌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理事;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国家药典委员会特别顾问;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及《中国医药导刊》副总编辑等;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吴阶平医学研究奖等、曾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研究方向:内分泌性高血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题目:解读美国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年6月美国第96届内分泌年会(ENDO)和第16届国际内分泌学会(ICE)联合大会公布了由美国内分泌学会与欧洲内分泌学会和美国临床化学协会共同制定的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并同时在JCEM登载。年9月在日本京都举行第四届国际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论坛会上再次对该指南进行了详细介绍。

由美国内分泌学会临床指南委员会选择该领域美国、德国、荷兰、法国、日本的著名专家,经过多次会议及邮件讨论并在学会相关专业范围及国际“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研究组(PRESSOR)”广泛征求意见,引用篇文献,在循证医学基础上首次制订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的国际指南。其主要内容为:

嗜铬细胞瘤(Pheocromocytoma,PCC)和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PGL)的定义、患病率和临床意义;诊断PCC和PGL的生化试验、影像学检查、基因检测、围手术期的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及个体化管理治疗。

PCC来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分泌产生儿茶酚胺:即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极少数肿瘤为静寂型;PGL起源于肾上腺外嗜铬细胞,位于胸、腹和盆腔脊柱旁交感神经链;二者总称PPGL,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少见类型,在普通门诊高血压病人的患病率为0.2~0.6%。

PPGL的临床表现多为顽固性高血压;有的患者伴有发作性多汗、心悸、头痛、震颤、皮肤苍白等症状和/或体位性低血压;有的首发症状为麻醉时出现高血压或高血压危象;有的患者可因严重心血管并发症而致死亡。指南推荐对疑诊PPGL患者应使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或电化学法检测血浆或尿中3-甲氧基肾上腺素类(metanephrines,MNS)水平,并考虑可能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的药物及食物影响因素。CT应作为肿瘤定位的一线影像学检查,对CT造影剂过敏及需避免及限制辐射量的妊娠妇女可使用MRI。建议用IMIBG行肿瘤功能和定位显像及对有转移的患者行I-MIBG治疗。推荐所有PPGL患者应行相关基因检测,有转移的患者应测定SDHB的突变。功能性PPGLs应由内分泌医生做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综合评价,手术前用α受体阻滞剂药物准备至少两周,并增加血容量,使血压、心率正常;术后定期复查血或尿MNs水平。推荐对大多数PCC行微创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对较大和有侵袭性的PPGL需行开放性切除手术;对全部患者应终生随访,由多学科合作进行个体化评价管理和治疗。

预知详情,请于-08-27下午13:20-13:40到会场紫金厅现场聆听曾正陪教授精彩演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wwh/90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