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降压药不能常吃来看看主任
主治医师:现在不正视疾病,早晚你得被迫重视它!脑梗死、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可怕不可怕?比你小概率的副作用要可怕多了!治疗作用是肯定的,是救命的!副作用是小概率事件,而且也是可知可控的!
主任医师:你说的不对,但是你现在好好吃我给你开的药,血压每天测着点,控制的好的话过段时间咱们调整调整,能减的就减了~
谣言二:支架千万不能做,外国早就不做支架了,都是先进技术,把斑块碎掉拿出来,有种药也有这个功能,某某吃了几个月,心脏病好了……
规培/住院医师:不,现阶段介入治疗仍然是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式,您说的那个没有循证医学证据,也没有任何药物能够把斑块很快的移除,CG动画我们也能做,那是虚假宣传。血管内血栓抽吸和斑块切割旋磨我们也可以做,但是不是每个病人都合适的……
主治医师:也许国际上有前沿的技术您比我们了解的多,但是目前我们能用的为您治病的成熟而且安全的技术还是介入治疗,现在先保证您的生命安全,咱们才能一起见证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是~
主任医师:您10年前买的车,跟最新的豪车旗舰比起来,技术过时了没?那您用着有质量问题不?科学技术永远是不断更新的,只有更新没有最新。咱们着急出门,选一个量身定制实惠够用的车就行了,永远等最新,那就耽误事啦~
谣言三:我邻居说了,转弯海藻、蛋磷脂,治疗心脏病特别好,吃几年这个都不用吃你们开的一大堆药了。
规培/住院医师:不,您看一下您提到这些商品的外包装,一定都有「保健食品」几个字,它们的生产批号也是「食」或者「健」字,是实实在在的保健品。国家明确规定,保健品按照食品进行销售,不得宣传具有任何治疗作用……
主治医师:这些玩意儿您最多把它当做食物提取的精华,说是强身健体已经有点言过其实了,指望治病那是不可能的,这么神奇的效果,怎么没见先把自己转变成「药」字头呢?安心吃药才是正道。
主任医师:就拿心绞痛犯了的时候来说,都是往嘴里塞硝酸甘油救心丸,您见谁塞保健品顶事了?真那么厉害,未来一百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都得是这帮保健公司CEO的吧~别多想了,好好吃药~
谣言四:我最近每天吃醋泡黑豆/醋泡洋葱,还喝自己酿的水果酵素,我怎么感觉比吃你们的药还顶事啊?
规培/住院医师:有一些流传下来的「偏方」说是有治疗效果,但缺少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有些别说治疗效果甚至会有「中毒」的可能。
至于「酵素」,您百度一下,它就是「酶」的日语叫法。酶本质上是蛋白质,经口服只会分解为氨基酸,不会有任何「治疗」效果的……
主治医师:那您觉得,山西的陈醋和镇江的香醋哪个泡出来效果好?泡10天和泡30天,哪个更销魂呢?不小心先把醋喝完了或者先把豆子吃完了,是整体全都换新的还是可以续呢?抛开剂量谈疗效,就是耍流氓,您啊,还是好好吃药吧!
主任医师:灌一肚子酸醋和过期果汁那肯定是没食欲吃多少饭了,如果再拉拉肚子清清所谓的「宿便」,那循环血量不足血压必定高不起来了,医院了,不然要出大问题的!
谣言五:听说你们大夫越权威,头发越少,是这么回事吗?
规培/住院医师:……
主治医师:我去晋升答辩,你们先聊……
主任医师:我是答辩主委,你们先聊……
后记
心内科的疾病覆盖面广,患者人数巨大,尤其是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和体检机构硬件与软件脱节,很多人拿到了自己的检验检查报告后没有办法准确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只能转而求助于网络甚至一些别有用心的「保健组织」。
这些鱼龙混杂的解读往往在部分真正名词解释的缝隙里植入很多他们想要输出的「概念」,给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医生辟谣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患者自己已经用辛辛苦苦「检索」出来的内容拼凑了一个观念,如果这时候用非常强硬的专业术语、词组以及指南、说明书等文件当众把患者的「世界观」打的粉碎,不仅患者从自信心方面很难接受,从自尊心方面也难以接受,对于以后的治疗甚至会出现抵触情绪。所以,猛药不一定会收获良效。
但是,谣言谬论,一定有它最致命的缺点,不管是顺着它的思路去扩展,还是打一个同等的比喻,必然会得到一个「上帝是万能的,那能不能创造一个他举不起来的石头」这样的悖论。这样诙谐疏导的宣教,效果就会好很多。
所以说,在病人宣教方面,初级医师像是在下军旗,不管赢的有多惨烈,一定要赢,要摆在明面上的胜利;中级医师则是像在下象棋,通过排兵布阵逐渐形成自己的优势,最终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高级医师就是在下围棋,每一句话虽然都没有锐气,但是最后会完全包围和吞没你。
??????点击进入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wwh/9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