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法熏习的力量
认识“熏习”的力量,我们应该不断的提醒自己,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忆念好的、善的、美的人事物,有了善因业种,何愁人生没有善缘果报。
《熏习的力量》
古代的农家妇女,在衣橱里放置薰衣草,以便衣服充满香味,这就是“熏习”的力量。
“熏习”是一种感染力、一种影响力。《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儒家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而时习之”,这也是熏习的力量。
佛教主张“多闻熏习”,又谓“熏修德业”;品德的修养,除了靠古圣先贤、父母师长的言教、身教之外,境教也很重要。环境可以使一个人在长期耳濡目染下,不知不觉受到潜移默化而改变气质。所谓“橘化为枳”,种在淮南的橘子,移栽到了淮北就生出枳子;古代因有“孟母三迁”,故而才有后来的亚圣孟子,这都说明环境熏习的力量,不容忽视。
熏习就是透过眼耳鼻舌身心向外接触境界,然后在八识田中留下种子,待因缘成熟,就会表现在外,成为言行举止上的一种惯性,称为“习惯”,又称“习气”。
习气就像一个装过香水的瓶子,即使香水用罄,瓶子上的香味却久久不灭。习气又如种子,尽管花开花谢,只要曾经结果,留下种子,又会成为下一期生命的开始。因此,佛教有所谓的“留习润生”,又说“烦恼易改,习气难除”,已经证果的阿罗汉,因为往昔曾多世为女性的业力种子,今生仍会情不自禁的喜欢照镜子;甚至苦行第一的大迦叶尊者,尽管生活严肃,仍禁不住“闻乐起舞”,这也是前世业力留下的结果。
有一个雕刻家,长期雕刻罗刹鬼像,不知不觉自己的脸相也跟罗刹一样可怕;后来改雕佛像,不久竟然呈现满面的慈悲祥和。
两个卖鱼的妇女,长期在鱼肆里生活,一日外出未及回家,因而投宿在一间充满花香的旅店里。两个人彻夜未眠,后来只得拿出鱼篓,才终于在鱼臭味中甜蜜的睡去。
既然认识了“熏习”的力量,我们便应该不断的提醒自己,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忆念好的、善的、美的人事物,如此才能留下善美的种子;有了善因业种,又何愁人生没有善缘果报呢?
年6月16日刊于《人间福报》
迷悟之间
定价:元
本套书为星云大师在“人间福报”上连载的小品文,四年来共累计了一千余篇,现结集为12本书。其内容囊括了人生、社会、职场、生活、励志、修身、成功、智慧、读书、信仰、做人、处世等方面,风格清新质朴、独具一格、直指人心,对佛法的解说突破刻板的传统,极富创意,是难得的励志经典。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wwh/8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