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释义主动健康

主动健康是通过对人体主动施加可控刺激,增加人体微观复杂度,促进人体多样化适应,从而实现人体机能增强或慢病逆转的医学模式。

它强调通过对个体全生命周期行为系统进行长期连续动态跟踪,对自身状态、演化方向和程度进行识别和评估,以选择生活方式各要素为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改善健康行为为主,综合利用各种医学手段对人体行为进行可控的主动干预,促使人体产生自组织适应性变化,从而达到机能提高、消除疾病、维持人体处在健康状态的实践活动和知识体系。故可认为,主动健康是通过主动使人体处于可控非稳的“远离平衡态”,从而激发人体自组织能力,以达到消除疾病促进健康的医学模式。如果说现代疾病医学是向“右”发展,那么,主动健康是向“左”发展的医学模式。

01

主动健康的医学观

主动健康往往给人预防代名词的印象,诚然,预防是主动健康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它不代表是主动健康的全部。主动健康和以上诸医学模式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不是在同维度上的定义。

自然医学,补充和替代医学主要是指医学手段;

循证医学则是科学做出临床决策的方法学;

精准医学、整合医学是技术范畴;

而主动健康医学与其他医学模式之根本在于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本质不同。从方法论上讲,所有的医学方法都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健康医学的立论前提是认为人体是复杂巨系统,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和自组织能力,医学的任务是在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综合利用可控的方法手段,激活人体这种能力达到消除人体疾病和提高机体能力目的。

被动医学或称对抗医学的理念则是忽视了或者假设人体不具备自我修复能力,以病灶为攻击目标,主张通过药物或者手术对抗、压制和切割消除这些现象,追求疾病的缓解或者指标的正常(袁冰,b)。被动医疗以静止的观点认为指标的偏离都是疾病,是有害的;主动健康的观点则相反,把不规则、不确定看作基本特征,认为人体可以从远离平衡态的波动复杂性中获益(Costaetal.,),可控性的波动越大,人体获益越大。其过程遵循着生物学的进化规律,即在人体系统内外环境的刺激下,人体微观组分如各类细胞产生应激,消耗能量产生熵增,其结果导致系统的进化多样性,从而利于固定有利基因(袁志发,)。人体在吸收外界环境负熵的情况下产生新的自组织行为,形成新结构,实现慢病逆转。冯连世等()、荆文等()的研究验证了低氧环境下的刺激有助于人体减脂,可带来良好的医学效果。主动健康理念是疾病治疗可以像训练运动员一样,通过施加合理的人为刺激反复训练,可激发人体多样性进化,引发人体自组织行为重新建立与之对应的新功能结构,实现疾病逆转。

02

主动健康医学的整体观

主动健康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一个躯体、精神情绪、心智、社会性和其他因素构成的综合体,不是器官、细胞、分子的简单累加。人体各层各级子系统具有唇齿相依、高度协同的关系。主动健康医学的整体观不是整合观,主动健康是一场基于整体观的医学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说,整合医学只是面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压力被迫作出的无奈改良。无论是美国版,还是中国版的整合医学均是如此。整合医学落地执行须在现有医疗体系下,依靠现有的临床医学工作者作出自我优化,面对现有庞大的医疗体系,仅靠理念指导,现有的临床医学工作者有心无力很难落地(袁冰,b)。主动健康则是在充分考虑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整体观下的健康医学。主要着眼于考察人体系统的整体涌现表达出的功能状态动态变化,而不是局限在微观指标的大与小、多与少、高与低的静止比较。主动健康医学的整体观还表现在整体性是基于对个体纵向连续动态跟踪观测和相对比较。现代医学的诊治主要依靠横截面抽样判断指标是否偏离了正常状态,依此诊断是否为疾病。主动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wwh/89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