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怎么做学术推广

各种医药新政的密集出台执行,传统医药营销模式转型势在必行。

学术推广在国外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主要针对专利药品。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国内企业主要是仿制药、中成药,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怎么做学术推广?挂羊头卖狗肉吧?走不下去吧?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循证医学证据?什么是学术推广?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按字面意思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又称实证医学,证据医学。核心就是在医疗决策中将当前能获得的临床研究证据、临床医生的实践和经验、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出针对患者的治疗措施。

循证医学证据主要指临床研究的证据,包括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康复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

按质量和可靠程度大体可分为以下五级:

一级:按照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后所作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二级:单个的样本量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

三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

四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

五级:专家意见,描述性研究、个案病例报告。

另外体外研究、动物研究等也可以作为证据。

如下图“证据金字塔”:

(图片来源:李幼平《循证医学》第3版)

证据分级和金字塔只是说明了证据的等级和可靠程度,但未必等级高的质量就一定高。

各级证据也用于指导制定临床指南、专家共识,编写循证教科书、开发辅助决策系统等。

学术推广就是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产品FAB(特性利益)专业、合规、有效的传递给临床医护人员,促进临床合理选择产品和治疗方案,从而使疾病治疗和患者获益的营销模式。

学术推广的方式有各种学术会议(全国/省级/地市级学术会议、巡回演讲、城市会、专家圆桌会、院内会、科室会...)、日常专业拜访、病例收集等。

了解清楚了什么是循证医学证据和学术推广,我们回到开篇的问题: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怎么做学术推广?

其实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因为任何药品都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只是证据的多少、等级有所不同。

比如药品的上市前的临床研究,上市后的临床试验,医生发表的相关文章,病例报告;还有临床指南,专家共识等都可以作为学术推广的医学证据来使用。

当然学术推广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所有的学术推广都一定要有外企高大上的医学证据。适合国内企业的学术推广一定是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就是基于现有的与产品相关的医学资源,制订出合适的学术推广的策略与计划并实施。有海参鲍鱼我们可以做出佛跳墙,有白菜豆腐我们就做珍珠翡翠白玉汤。

“仰望星空”就是在学术推广过程中我们也要进一步深度挖掘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然后再通过相关临床研究来证实,为下一步推广积累更多更好的医学证据。

当然学术推广不是说说这么简单,它一定来自于企业决策层的顶层设计、营销体系的规划、各种资源的匹配(哇!医学部和市场部可是核心哟!)。

学术推广也对医药代表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质要求,再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可能真的得去摆“日入4万”的地摊了。

扬戈笔记植根医药销售一线,与你一起成长!

可以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wwh/6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