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循证医学
在流行病学的课本上学到了循证医学,之前也一直对这个概念有疑惑,今天写写好了。
先搬PPT上的定义: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
?医学领域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强调临床实践等一切医疗卫生活动的决策都尽可能考虑或遵循现有最好的科学证据
?可加速现行医学实践中经济有效措施的应用
?淘汰无效的措施并防止新的无效措施进入医学实践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
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和生物医学系Guyatt教授在JAMA杂志提出“循证医学”。
年,牛津大学循证医学首位主任DavidSackett和牛津大学卫生科学研究院院长MuirGray在BMJ杂志对循证医学进行了定义:
循证医学是有意识的、明确的、审慎的利用现有最好证据制定关于个体病人的诊治方案。实施循证医学意味着医生要综合考虑最好的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意见。
年,DavidSackett在其主编的第二版《循证医学:如何实践和教学》中进一步指出:
循证医学是慎重、准确、明智的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将三者完美结合以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
年,MuirGray在《循证医学:循证医疗卫生决策》中再次指出:循证医学是基于现有最好证据,兼顾经济效益和价值取向,进行医学实践的科学。
年,Stra等在第三版《循证医学:如何实践和教学》中强调:循证医学需要将最佳的研究证据和临床专业知识、病人的价值取向以及实际情况相结合。
对定义的解读:
?现有的最好证据指来自临床应用型研究的结果,有关效果的最好可能证据来自RCT产生的结果
?医生个人的临床经验,即医生通过临床实践获得的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患者的价值观,即患者的爱好、兴趣和期望等
如能将三部分有机结合,促使医生和患者结合,形成诊断和治疗的联合体,使临床治疗的结局和患者的生命质量达到最大化
狭义:主要是指循证临床实践
广义:包括一切医疗卫生服务的循证实践
共性:均强调要兼顾和平衡证据、资源以及价值取向三方面进行医学决策
也就是封面图中的----
概念搬完,搬搬实践,看临床上如何应用循证医学:
1、提出问题,可来源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实践的任何方面,包括临床发现、病因、鉴别诊断、诊断性试验、预后、治疗、预防、自我提高。
2、研究证据的来源与检索
证据的分类及来源:
(1)原始研究证据:直接在病人中进行的,单个的第一手数据,经过统计学处理、分析总结后所得的结论,主要包括单个的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描述性研究等,数据来源可有:
MEDLINE,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的国际性综合生物医学信息数目数据库
EMBASE(荷兰医学文摘)
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EBM/CCD(中国循证医学中心/Cochrane中心数据库)
NRR(国立研究注册)
(2)二次研究证据:将研究某一问题的全部原始研究证据进行收集,进行严格评价、整合处理、分析总结后得出结论,是对多个原始数据进行再加工后得到的更高质量的证据,主要包括系统评价、卫生技术评估和临床实践指南,数据来源有:
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EBMR(循证医学评价数据库)、NIHCSTA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卫生技术评估与导向发布数据库)、CE(临床证据)
期刊:EvidenceBasedMedicine、ACPJournalClub、Bandolier、EvidenceBasedNursing、EvidenceBasedHealthCare、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指南:NGC(国立指南库)…
3、评价证据
尽管所有基于科学的医学都有一定程度的经验支持,但EBM却走得更远,通过其认识论的力量对证据进行分类,并要求只有最强的类型(来自meta分析,系统综述和随机对照试验)才能提出有力的建议;较弱的类型(例如来自案例对照研究)只能产生较弱的建议。
对来自一项研究的证据的评价包括:研究的真实性、是否具备临床价值及临床适用性。
用于评价证据的工具各有不同:
4、经过评价,若从文献中获得的证据可靠且具有临床价值,可应用于指导临床实践;若无效甚至有害,则应立即停止;若尚无定论,则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信息:
循证医学理论是西方理论的传入,现在临床上综述、指南等的产生都离不开循证医学的指导思想,提出临床问题,收集各方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整合、评价、总结,从而得出结论,指导临床工作,是当代临床上很重要的基本思路。
看到了一篇这类相关的文章,拿过来学习学习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wwh/6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