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专题曾小峰教授谈中医药的循证医

年11月17日,在一年一度的北京风湿年会上,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曾小峰教授就中医药的循证医学之路谈了自己的看法。

曾小峰教授谈到,在刚刚闭幕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我们的医药卫生体系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并强调了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其实,在近几年来,国家一直都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远得不说,在年里,关于中医药就出台几个纲领性的文件,早在2月,国务院就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在纲要中,介绍了目前中医药的基本形势,年中药生产企业达到家,总产值亿元,中医药已传播到个国家和地区。重点是今后15年里的任务,要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要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完善中医药科研评价体系;要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体系,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加强中医药的对外交流合作。

紧接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年12月,国家又发布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白皮书中强调了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今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也正式施行。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

曾教授谈到,中西医药学在形成与早期的发展过程是非常相似的,虽然在近现代西医药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进入到了生物制剂时代,但是由于化药研发成本越来越高,研制周期越来越长。许多国外大公司又纷纷回归到传统医药学,成立天然药物研究部门,美国FDA也对植物药制定一系列政策。

中医药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目前世界药品市场上,由天然物质制成的药品已占约30%,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已达亿美元,而中国仅仅占了其中的3%-5%。如今我们国家正在实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医药的复兴正当时,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教授,以表彰其从传统中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对世界疟疾的治疗做出的贡献。

未来中医药如果还有机会获得诺贝尔奖,目前大家认为有机会的是两个药物,一个是治疗白血病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砒霜,前卫生部部长陈竺院士凭此拿下国际大奖,除了临床的疗效外,陈院士与其团队阐明了砷制剂治疗白血病的机理,同时搞清楚了复方雄黄青黛散,也是一种复方砷制剂的君臣佐使的分子机制。另一个有可能获诺贝尔奖的药物就是与我们风湿病领域有着极深渊源的雷公藤。雷公医院,从我们的风湿病学之父张乃峥教授开始就一直在做研究,最早在国际上发表的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章中就有协和人的身影,年张烜教授的雷公藤研究登上《风湿病学年鉴》,近些年来,雷公藤在风湿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国际学者的重视。

曾小峰教授指出,中医药要实现伟大复兴,要走向世界,就要多开展符合现代国际化要求的科学研究,必须按照现代医学的方法论、实验科学的方法去设计、开展研究。年开始,医院牵头联合国内14家医院风湿科,就新一代的复方雷公藤制剂——昆仙胶囊开展了一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就是严格按照目前循证医学的要求设计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非劣研究,其对照药我们选择的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金标准药物、锚定用药甲氨蝶呤,考虑到昆仙胶囊是胶囊剂型,而甲氨蝶呤是片剂,为了双盲的需要,我们又做俩个模拟药物,同时在国际上进行了临床研究的注册,相信这样的研究设计与研究结果一定会助力我们中医药学的发展,目前这项研究已经完成了全部病例的随访,让我们一起期待结果。

最后,曾小峰教授也提出,雷公藤制剂包括昆仙胶囊的研究,除了要做国际认可的临床注册研究,未来应该开展大数据、真实世界的研究,要让雷公藤走向世界,在风湿病的治疗领域中发出我们中国的声音。虽然目前中医药的研究已经迈出可喜的一步,但未来的路还很长,任重而道远!

长按







































白癜风诊疗规范
北京中科忽悠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pjs/460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