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不适合于中医
循证医学,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又称实证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即病人的处理,治疗指南和医疗政策的制定等)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循证医学是什么?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医生治疗疾病不是靠脑子想、不是靠理论推导、不是靠“我认为”,而是要有实际的根据证明这样做肯定能产生好结果,这个产生好结果不是我推测的,也不是我从理论推导的。显然,中医与循证医学是完全不沾边的。中医治疗疾病主要是靠医生的临床经验,当然也有理论推导。中医里的良医治病,他的观点往往优于普通中医,因为他的经验更丰富,疗效也会更高。从中医的发展来看,循证医学不适合于中医。比如,神农氏在写作《本草经》时需要自己去尝百草,且日中七十毒——中药的性味及功效就这样实践出来了。这是循证医学吗?完全不是,是个人的经验与感悟而已。为什么神农尝百草就可以创立完美的中药学理论呢?因为中医重视的是天人合一与取类比象理念,只要符合这个理念所推导出来的医理或药理,都是正确的。而且,是不需要用仪器或他人去验证的。这一点与循证医学完全不同。再如,中医治病时先看四诊,然后用理论来推导,最终确定用方用药,这个过程基本上都是个人的经验在发挥作用,与循证医学关系并不大。可以这样说,历史上的明医治病,往往会参考医圣张仲景的学术经验,而仲景的经验显然只是一家之言,而不是循证医学所推导出来的证据。可事实是,仲景的一家之言却一定符合循证医学。比如,仲景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这个条文不管如何去临床验证,都是正确的,都符合循证医学的规范,所以,也成为历代医家的用方指导规范。可以这样说,经验医学是中医的本质特征,即根据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诊治病人。我们都相信老中医,因为我们相信他的经验。循证医学不同于中医。在现代医学看来,按照医生自己的经验和意志来给病人看病的是不合乎循证医学规范的。比如,新冠疫情爆发,中医有了清肺排毒汤,对轻重症都有明显效果。这个药是按循证医学设计出来的吗?显然不是。是一位中医人按自己的临床经验所设计的。可是,这个医生个人的经验方的临床疗效却优于符合西医循证医学规范的所有药物。结果很讽刺,但却是事实。我的观点是,虽然中医与循证医学没有关系,但中医也可以参考循证医学的一些研究方法,从而帮助年轻的中医人迅速提高医术。比如,按循证医学的方法总结历代医家的用方用药经验,这样的经验非常宝贵,值得我们每位中医人临床参考。中医在新冠疫情中做出了卓越成绩,这值得我们中医人骄傲。但作为中医人,我还是要说,我们应该多一些临床磨砺,多一些临床疗效,这非常重要。中医不需要说太多的漂亮话,中医需要的是临床,是疗效,是扎扎实实地帮助病人缓解病情。同时,中医人要少一些浮躁与喧嚣,多一些目光冷静、头脑清醒、行动稳健。循证医学要求以冷静的目光去看待数据,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中医人学习。面对临床,我们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要冷静地去思考,去辨证用方。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图片购买选择中医推荐产品??选择中医推荐商品聪明散
点击上方图片进行购买
更多精选商品点击此处进入了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dlfb/9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