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斥方遒6循证医学与中医临床诊疗指
随着标准化战略实施,国家对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越来越重视,年划拨近亿元的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支持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制修订工作。笔者针对实际工作,以及循证医学与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关系作了一些思考。
一、循证是一种理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循证的核心理念即在一定范围内,基于可获得的最佳证据对事物进行决策。
例如:循证医学即基于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做出临床诊疗决策。
循证政府即基于系统评价获得证据,结合决策者的经验和技能,形成政府决策,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
除此以外,循证在交通、信仰、出版、图书馆等领域都广泛应用,如:循证道路安全、循证宗教信仰、循证出版、循证图书馆事业等。
因此,循证的理念不是医学特有,更没有明显的中、西医界限,医学领域可以用,其他领域也可以用;西医可以应用,中医也可以应用。
二、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是循证证据的成果转化重要出口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是中医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推动中医药继承创新的有效途径,是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重要载体,是规范中医药管理的必要手段,是保障中医药服务质量安全的基本依据,是中医药产业化规模发展的基础,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
其中指南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循证证据,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除满足注册、准入等基本的政策要求外,最主要的用途即为临床诊疗指南编制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中医药临床诊疗决策水平。
三、循证证据向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转化的形式探讨自上世纪90年代,兴起循证医学以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对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都非常重视,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医院和中药企业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在部分中医药院校专门成立了循证医学中心。
随着政策要求和市场态势变化,中成药企业也自主开展了一些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王辰院士牵头的麻杏石甘汤加银翘散组方治疗甲流循证医学研究在《AnnInternMed》上发表,高润霖院士和张伯礼院士牵头的芪苈强心治疗慢性心衰循证医学研究在《JACC》上发表。
但是,具体每一年确切开展多少项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分别的研究内容、方法、结论和成果,由于中医药领域缺乏专门的组织对这类研究进行注册登记,导致不能形成一个全貌的评估和顶层规划。
一部分开展了循证医学研究但暂未公开发表,不宜公开发表或收录数据库不在指南编制专家检索范围内证据难以全面应用于指南编制。
同时,由于缺乏一个这样的证据采集及评价组织,导致每一轮指南的研究、编制都将大规模重复证据采集、评价、分级等工作。
《标准化法》在修订过程中,中医药的标准化工作是常态化工作,应根据指南编制需要,组织管理单位联合相关学术机构建立中医药证据采集、评价、分级及推荐单位暨证据中心,既可应用于指南,也可为其他政府机构政策制定提供证据。
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实践与评价思考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制修订工作,涉及内、外、妇、儿、骨伤、民族医等13类,个疾病,参与专家上千人,是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共同智慧。
按照《中医药标准制定管理办法》,汲取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新一轮制修订的指南应重视实践,加强应用,特别是起草单位、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国家中医临床医院的应用和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成立专门的实践、评价、推广组织,加强对本轮指南的应用和评价,创造、采集新的证据,为下一轮的指南制修订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更多中医药青年智慧,码上见
箴言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dlfb/4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