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欢迎您喜欢大海
海南医学院
第一临床学院
“北国叶黄渐凝露,海南椰风逐浪来”。八月海南,温润馨香的空气里跳动着青春的音符——年经历高考洗礼的娇子!请驻眸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中国最年轻、最具活力的海南省!驻眸位列海南十二大重点产业的医疗健康事业!驻眸海南省唯一的高等医药学府——海南医学院!驻眸我们!海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医院)!
校园风景
和谐门图书馆
医学卷轴
第四教学楼
体育馆
第二教学楼
第一教学楼
医学宝鼎
人工湖
宋子文体育馆
田径场风雨操场
学院概况
为教而兴因研而荣
海南医学院(医院)位于海口市中心,交通便利,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于一医院。年因教学需要建院,年9月医院更名为海南医学院医院,编制床位张。别看我们的体量不算大,我们实力不容小觑哦——近5年医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居全省医疗机构之最,医院综合实力排名(复旦版)位居华南区第16,生殖医学居华南区专科声誉排名第2,健康管理专科居华南区第4,“临床医学”为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
良师组团育才有范
学院拥有高级职称人,硕博士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全国候任主委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国之名医?优秀风范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优省优专家22人,海南省高层次领军和拔尖人才5人,海南省“”人才工程7人,省级各医学分会主委、副主委共60人。
拔尖人才引领杰出的团队,医院现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13个省级重点专科,拥有省级医学中心4个,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和院士工作站2个。
“师有道,德为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医院)已蔚然成传统。
君欲根深我有厚土
46年的深耕,学院“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在学校申报临床医学专业3项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临床医学专业评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等重大项目中我院起到主力支撑的作用。学院同时还是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国家住培师资培训基地、海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普通外科学、新生儿围产医学获批为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院拥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康复治疗学、应用心理学、精神医学等五种专业,年学院完成的课程占学校临床课程总数的89%,承担着学校临床医学教学的主体工作。
近年来,学院获批成立“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并着手构建覆盖海南本岛及南中国海区域性的重大灾难事故与严重创(战)伤紧急医学救援体系”、获批成立“中-缅区域性重大疾病防治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推广示范中心(海南)”、“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国家级癌痛规范化治疗基地和国家级优质护理单位”、“干细胞临床研究国家备案机构”、“海南省地方病(地中海贫血)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教研齐头并进,百花齐放。
海纳江河惟学无际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连续几年在全国临床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其中,年获全国赛区二等奖、华南赛区一等奖,年获全国赛区三等奖。丰富多彩的学生文化生活,丰富多样的临床实践及技能竞赛,使得我们的学生人文修养深厚,临床技能高超。
成长之路
年通过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年获批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年开设临床医学专业本科
年获批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硕士授权点
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
年,把握机遇,敢于挑战
年获批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介绍
临床医学
专业代码:K
学科门类:医学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标准学制:五年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掌握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医疗实践、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临床技能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感染病学与热带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全科医学概论、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康复医学、急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循证医学等。
专业特色:
致力于打造以岗位胜任力和领导力为核心,多措并举、固本强基,注重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服务国际旅游岛。
师资力量:
第一临床学院共有专任教师人,正高职称人,副高职称人,高职称比36%;博士52人,硕士人,硕博比39.3%;平均年龄约37.5岁。博士生导师8人,科学型硕士研究生导师50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64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候任主委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和省优专家19人,国务院或部委专家库成员5人,担任海南省科协副主席1人,海南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人,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重点专家6人,海南省“人才工程”8人,全国优秀教师1名、优秀带教教师2名,医疗与临床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
就业前景与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大多在学校、医院、社区及其他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及科研工作,就业率达95%以上,且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医学影像学
专业代码:TK
学科门类:医学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标准学制:五年
培养目标:
以培养医学影像学医师和技师的专业人才为定位目标。培养适应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医学新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精神、岗位胜任力/领导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尊重病人、敬畏生命、精益求精的精神,具备临床医学专业基本知识体系,同时具有医学影像诊断和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主要为二级和三级医疗结构的放射科、超声科和核医学科等科室培养医学影像学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系统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预防医学、临床技能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医学影像物理学、医学影像解剖学、医学影像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培养特色是注重学生人文、基础、临床与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不少;坚持大影像观统领专业教育与实习,放射影像、超声影像、核医学影像、影像技术学和介入放射学相互兼顾,互相促进,使学生有较宽的就业口径和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本专业毕业生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逐年提高,年高达88%,高出国家平均水平20%以上。
师资力量:
专业负责人涂蓉教授,医学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海南省教学名师,两任教育部医学技术类教指委委员,在高等教育影像专业教育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除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程的师资与第一临床学院共享以外,我专业目前专任教师的数量33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具有硕博士学位15人。
就业前景与方向:
主要就业去向为二级和三级医疗结构的放射科、超声科和核医学科等科室。届以来就业率92.8-98.3%,医院就业率18.6-37.1%,专业对口率95-98.3%,出国深造1人,占2%;届就业率98.3%,医院级就业率18.6%,专业对口率98.3%;届就业率95%,医院就业率29.5%,专业对口率%。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增多,三年累计人,考取研究生19人,录取率为23%;海南就业毕业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7.5%。(注:医院就业包括当年应届考入医院规培的毕业生)
康复治疗学
专业代码:105
学科门类:医学技术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标准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医学新目标,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能够应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和中国传统康复治疗等方法独立完成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疾病、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烧伤等所致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系统解剖学、人体发育学、人体运动学、生理学、医学影像学、临床疾病概要、康复心理学、康复功能评定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传统康复方法学、儿童康复学、内外科疾病康复学、语言治疗学、神经康复学、肌肉骨骼康复学,共16门。
专业特色:
年通过了海南省教育厅新办专业合格评估。年获得校级特色专业。年参加第三届全国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专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佳绩。此外,每学年还举办丰富多彩的专业课外活动,如《作业治疗学》创新创意比赛、康复医学知识竞赛、脊髓损伤评定量表技能竞赛等。
师资力量:
本专业目前专职老师38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6人,在读硕士2人;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14人。另聘请海南省妇幼保医院具有丰富临床及教学经验的高级职称康复医师和治疗师作为兼职教师。
就业前景与方向:
本专业设置于年,是海南省唯一一所设立康复治疗学专业的高等医学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大多在学校、医院、医院或社区从事康复治疗教学与临床工作,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就业率达95%以上,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应用心理学
专业代码:
学科门类:理学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标准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
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健康体质、政治素养高、道德情操高尚、良好心理品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政府、学校、企事业、乡镇、社区等从事心理咨询、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基础医学综合、临床疾病概要、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评估学、心理咨询学、心理治疗学,共12门。
专业特色:
构建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教学模式,按照培养合格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模式设置课程,以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强化理论和实用心理咨询技能的培养。
师资力量:
应用心理学专业任课教师10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其中博士4名,在读博士1名,硕士5名。分别毕业于中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等。
就业前景与方向:
中国精神卫生“十三五”报告指出,中国有心理障碍的人群达到了15%,故需要大量的心理工作者,目前我国心理咨询师缺口很大。毕业生毕业后主要在学校、医院、社区及企、事业单位等担任心理咨询师、心理教师、心理研究工作者、人力资源管理者等。
精神医学
专业代码:205TK
学科门类:医学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标准学制:五年
培养目标:
推行“大临床、厚基础、小专科、重兴趣”的学生培养理念,将教学重点放在临床医学综合知识与基本技能、精神医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心理咨询与治疗技能、精神科职业认同感等方面。以培养学生的普通精神科临床诊治能力为首要任务,并兼备具有一定的精神相关其他类疾病的处理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包括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精神检查,正确书写病历、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正确对精神科疾病和多发病进行诊断与处理。经过五年的教学实践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和科研教学的能力,具有符合岗位要求的管理和人际沟通能力。
主要课程:
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免疫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预防医学、心理学导论、精神病学基础、临床精神病学、神经病学、精神药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儿童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司法精神病学、社区精神病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评估学、心身医学概论。
专业特色:
本专业为新办专业,将“以德治学”作为本专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构建“和谐、自强、耕耘、向上”的学风,注重学生人文、临床、精神医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综合素质的培养。
师资力量:
精神医学专业目前有专职教师9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其中博士3名,硕士6名。医院、医院具有丰富临床及及教学经验的高级职称精神科医师作为兼职教师。
就业前景与方向:
精神医学不单涉及各种精神病、神经症、心身疾病或伴随躯体疾病的精神障碍的诊治,还涉及适应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偏异,以及诸多类别的儿童行为问题的防治、矫正和处置问题,故就业面广,主要包括:1、精神病院或医院的精神科病房和门诊;2、在社区和基层保健机构开展对精神疾患及精神卫生的服务和研究工作;3、在医院内,为其他各科所遇到的精神医学问题提供联络会诊;4、在学校、监狱、戒毒所和企业等机构从事精神疾病筛查和心理咨询与治疗相关工作。
就业情况
年考研光荣榜
年拟招生人数
名师风采
吕传柱
黄元华
孙晓宁
向伟
涂蓉
顾申红
李其富
国际交流
教学特色
学院活动
联系我们
学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yjz/8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