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恩怨情仇一
浅谈肾病防治篇
对于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在大多数老百姓甚至部分医生眼里看了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今天,咱们就用一个科普的态度来浅谈一下。
今天看到的这个标题还有上面的这一段话,本来是上次想写的问题,但是每次写东西总是总是思想漂移外带刹不住车,所以从肌酐、肾功能谈起,最后就啰嗦多了,索性另做一个题目《从肌酐引发的思考》。当然,今天大家看这篇文章之前,建议大家现看看上一篇文章,都是大白话,比较容易读懂,而且对患者朋友的认识确有帮助。
书接前文:上回书讲到,血肌酐是人体的一种代谢废物,用它的测量数值可以策略说明我们目前肾脏排毒功能的情况。什么道理呢?
血肌酐是人体内的一种很小分子的毒素,几乎全部依靠肾脏里面肾小球的从尿里面滤出去,就像汽车的排气管排尾气一样。我们假设:如果肌酐的分子量(个头儿)是5,那么凡是比5小的毒素都可以排出去,凡是比5大的毒素都排不出去。打个比方:墙上有一个洞,我90公斤的体重,如果我能从这个洞爬出去,那么比我体型小的都可以出去,但是比我大的那就爬不出去了。
所以医学上测量血肌酐,它的增高代表了肾脏排泄功能,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其他大分子毒素在体内的蓄积,从而导致尿毒症患者一系列的中毒症状。
日常工作中我和我的患者进行病情的交流沟通的时候经常打这样一个比方,其实肾病说白了就是:1.肾病早期---不该滤过的东西滤过了(比如漏蛋白、漏红细胞);2.肾病晚期---该滤过的东西不能滤过了(比如血肌酐、尿素氮还有其他毒素等);
《肾脏病学》在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总论中曾经说到,肾脏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日常体检查体,及时发现肾脏疾病。
二级预防:发现肾脏病及时、科学、积极治疗,防止、延缓肾衰竭尿毒症发生。
三级预防:终末期肾病患者积极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对于三级预防我们分别做一下解读:
一级预防:肾脏疾病有“隐性杀手”、“温柔杀手”的称谓。从一个故事说起:相传多年以前,美帝国家财政的医疗开销持续走高,后来联邦政府做了一下数据分析,发现医疗开销中,慢性肾脏病的治疗花了好多的$$,其中绝大多数是被一个叫慢性肾衰尿毒症的病给花掉了。为啥呢?很多患者朋友都有体会,肾脏疾病十分的痛苦,因为这个病它和肿瘤等疾病不同。我们常说的癌症等绝症众所周知,很多时候生命是有限的,即使我们有很多的钱有时也是无法挽救的。肾脏病不同,多数慢性肾病最终的解决就是肾功的丧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尿毒症的出现。但是罹患尿毒症后只有有合理的肾脏替代治疗、也就是我们说的透析治疗,患者能够很好的延长寿命,在医学技术由了较大进步的今天,尿毒症患者透析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寿命超过10年、甚至超过20年。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每年活着透析就要持续不停的花钱,一位尿毒症患者按照每次透析约元的花费算,每周3次,每月13次,每年将近次,这只不过是最简单的透析一项,这个费用大概计算需要90元。如果加上计算患者口服药物以及其他辅助治疗、失业、以及形成的其他人力、物力、家庭负担、社会负担等恐怕一位尿毒症患者每年的花费就在20万以上。众所周知,目前慢性肾衰尿毒症在国家的医保政策中属于大病保险项目,基本上报销比例可以达到80%以上,多数地区达到了90%左右。全国ESRD(尿毒症)的患者从年约64.21万人迅速增长到年约万人,这个增长率是15.26%!!!《-年中国血液透析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血液透析对应的理论市场空间为.92亿元”。
多么可怕的数字!!!这个数字随着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的逐步增长,预计近年之内还要增加!好了啰嗦这么多只是为了说明慢性肾衰尿毒症的社会代价是怎样的高!那么与之对应的疾病特点呢!?
慢性肾病特点:“三高、三低”。慢性肾脏病防治具有患病率高、合并心血管疾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三高”以及知晓率低、防治率低和合并心血管疾病认知率低的“三低”特点,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正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这里只说一下“三低”,我们前面说过,肾病有“温柔杀手、隐性杀手”的称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有深刻的体会,肾脏疾病在早期的时候往往是以“蛋白尿、血尿、水肿”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如果患者病情隐匿、或者患者本人比较粗心大意,没有发现或出现水肿、血尿表现,往往患者们不去检查,从而无法发现早期肾病,等到了肾功能异常引起临床表现后再去治疗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补充一点:为了提高全社会、全人类对肾脏疾病的认识,美国肾脏疾病基金会成立了世界肾脏病日,每年的3月的第二个周四。以我们每年世界肾脏病日活动的服务人数约人来计算,我们周围社区常驻人口少则十万人吧,那么能够有体检意识的人不过才千分之三,医院曾经在北京和东北地区做过不完全的统计调查,慢性肾病我国人口的发病率约是4%左右,那么试想一下,人们生病之前是多么的“英勇无畏”,生病之后对自己和社会都是多么的“苦大仇深”。其实读了上面的一段后不难的出,有些事情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无知导致的。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主要是针对已经发生肾脏患者的。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出现的早期、中期肾脏病。主要包含了原发和继发的各种肾炎、肾病等。其中主要是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占大多数。对于临床常见的慢性原发肾病来说,最常见的就是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这两种疾病,那么我们就用这两个并来举例说明。慢性肾病主要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直白的说也就是自己的免疫系统把自己的肾脏当成敌人来破坏来攻击。
肾脏和其他组织器官一样,它最基本的功能和结构的单位是细胞。肾脏细胞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可再生”,也就是坏一个、死一个自然就少一个,肾脏小球的细胞是不可再生,假设我们有的肾脏细胞,疾病的初期肾脏细胞肿胀、功能受到影响,临床检验就可以看到蛋白尿、潜血尿,临床可以看到水肿、血尿等。随着疾病的加重,肾脏细胞开始出现破坏、死亡、硬化,当个肾脏细胞损坏死亡到50个的时候,就相当的于肾脏功能的一半坏点了,这个时候我们临床常用的血肌酐监测方法就可以发现血肌酐升高,就到了我们广大患者常说的肾衰竭地步,其实这个时候肾脏功能已经损坏到一半了,病情持续加重,如果损坏到80%,剩余到20%的时候,尿毒症就到来了。尿毒症:肾脏功能损坏到不能满足机体排毒的最低要求、威胁到健康生命阶段了。
肾脏病的二级预防主要的指导在于正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由于今天我们聊的是科普文章,那么我们还是以直白的语言来讨论这些内容。日常生活中,国内的患者看病最常讲究的是“经验”,比如某80岁的老医生,一定有很丰富了临床经验。这句话在我眼里开起来简直就是扯淡!当今医学讲究的是“循证医学”、“精准医学”。
循证医学的定义:简而言之,遵循证据的医学;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看病要依靠证据、而不是靠猜测、估计、推测等等。试想一下,看病就如同警察破案。破案的基本要素包括了: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作案人、作案动机、作案工具等。那么话说回来了,不靠证据的破案结局是什么?冤案、错案、草菅人命!看病不是一个道理吗!?希望大家能都惊醒!
精准医学的定义: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先生曾有如下概括“精确、准时、共享、个体化”。比如肾脏病到底具体是哪一种病理类型?很多人经常把肾炎挂在嘴边,但是到底是哪种具体的肾炎是否真的清楚了?没有精准的诊断和遵循证据的治疗,蛮干、盲动,不得尿毒症都对不起老天爷(痛心疾首)!
三级预防:这是今天要说的重点。三级预防也就是最后的办法,已经尿毒症了,已经不可逆了,那么只能姑息延长寿命,活得有质量。说一个数字:尿毒症患者万,血液透析70%,腹膜透析30%。
国人回答问题的时候喜欢跟着感觉走,感觉的对立意思就是“实事求是”。我们想说的是“血液透析好?还是腹膜透析好?”。大部分人认为:血液透析好。
因为他们认为:
1.医院进行,有医生护士照顾着一定好!
2.血液透析直接看的见的血液循环模式,比较具有视觉冲击力一定好!
3.血液透析脱水、甚至引发透析中的不舒服都是立竿见影,所以一定好!
4.血液透析在透析过程中的血肌酐测量中落差很大,所以一定好!
那么到底血透和腹透到底谁好呢!?
且听咱们下回分解。
剧透:下回咱们还是从一个故事开始。
老及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yjz/3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