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锅卖房种石榴,3天众筹破2200万元,
吴智干农业头两年,扔了万进去,
结果连个水泡都没有冒起来。
用他的话讲,
“连总结教训都不知道该怎么总结”。
如今他已经卖了杭州的5套房产,
放到现在至少值万元。
但是他依然坚信10万棵的石榴树,
一定比五套房产还值钱。
没错
10月20日晚上8点
他的石榴-赤焰在开始吧正式上线众筹
半小时突破万
3小时突破万
超过万
成为农业众筹第一
吴智是有生意头脑的商人
出生在安徽安庆市,
父母已务农为生。
吴智读书毕业后,
便在老家做起了教师。
然而三年的教书,
让他对国内教育体质产生了严重的反感。
他不明白为何要将一些虚假的内容灌输给孩子。
吴智无法改变教育体系,
但可以选择自己离开。
建厂炒房赚快钱
年与大多数徽商一样,
头脑机灵的吴智投资建厂做起了橱柜买卖生意。
生意做得不错,一年也有50万收入。
做了5年生意的吴智,
利用自己手头上的资金,
开始炒房。
先用订金花十几万把房子拿下,
在转手卖出去。
几个月就挣了70万。
他发现炒房的收益远远大过建材厂。
就这样他把厂卖了,自己专心炒房。
糊糊涂涂搞农业
年,已经做了7年生意的吴智,
早已年收入上百万。
但是他总觉得靠着炒房
这种投机行为赚钱,
终究不是一个长远之计。
当时有机农业的概念越来越流行
吴智以为有机农产品价格卖的高,
一定是个挣钱的路子。
他卖了2套房,
想都没想砸钱在杭州开了5家实体店。
做惯了炒房的吴智,
以为搞农业也想炒房一样,
简单来钱快。
结果仅仅半年,
5家门店一共亏损了万。
生意失败的吴智,关闭了门店。
碰了一鼻子灰的他,
在老家呆了半个月。
他左思右想,
觉得自己失败的原因是没有竞争力。
竞争力来源于上游生产端,
他要从生产端做起。
然而这个时候做其他行业,门槛太高。
他觉得还是农业门槛低,
养鸡种菜一下子就学会了。
而且市场需求空间又大。
一坑未平一坑又起
在年,
天真的吴智开始先种植有机蔬菜。
但他发现蔬菜的利润太低了,
而且损耗率又大。
吴智又转而搞起红心猕猴桃种植。
结果种出来的猕猴桃没人买,
烂在地里了。
吴智又丢了万到这个坑里了。
吴智彻底懵了,他这时才恍然发现,
原来农业的坑这么多。
深耕水果市场
聚会的时候,亲友们对他的态度
也从羡慕转变为嘲笑。
大家都调侃吴智钱多了没地方花,
要是继续炒房不知道要赚多少钱。
做农业的资金,基本只能靠自己填,
一不小心身家就全填进去了。
面对失败与嘲笑,吴智并不在意。
经验为零的他也逐渐开始
摸到了一些农业的门路。
吴智开始专注消费市场,
这一次他终于领悟到,
只有抓住市场需求,才可能成功。
吴智每天就在杭州的
各种卖水果地摊中穿梭,
了解消费市场的动向。
同时也走访全国各地的水果批发市场,
直观了解产品动态。
在河南荥阳走访的时候,
她发现一款不用吐籽的石榴。
这是外来品种,
叫突尼斯软籽石榴。
吴智直观认为,
这款石榴可以解决消费者
“吃石榴吐籽”的一个痛点。
另外它可以早上市,
有市场竞争空间。
吴智这一次没有盲目砸钱投入,
而是先针对产品做更严谨的调查。
不吐籽的石榴
经过调查,
他发现这款产品的供应量很小。
全国只种植面积不超过5万亩。
经过他走访一些种植地后,他才知道,
软籽石榴的生长条件在我国非常苛刻。
第一、他只适合亚热带气候种植,不能受冻
第二、在春季开花期,不能淋雨
所以北方天气无法种植,
南方则非常容易淋雨不结果。
几乎尝试大规模种植的企业都是倒闭收场。
即便是5万亩,
依然还是有地方可以种植软籽石榴。
他不断跟当地河南人打交道,
终于他得到了一个信息。
四川省的大凉山会理县,
当地的环境十分适合种植这种软籽石榴。
当地一共种植了53万亩的石榴,
而且出品的石榴物质量非常高。
吴智亲自赶到了会理县,
他发现这里属于山地地形,
海拔在米至米。
一年的日照时间很长,
山地与山顶的气候有差异,
并且当地的雨季主要在5月底。
错开了石榴4月份的开花期。
没有污染,土壤肥沃。
经过了前期的详细调查,
这一次吴智果断出手,
承包当地国农的石榴园。
在普通石榴树上嫁接突尼斯软籽石榴。
砸锅卖房种石榴
占领稀缺资源
吴智把自己剩下在杭州的三个房产全部卖掉
吴智从年到年,
一共承包了1亩果园,
种植约10万棵石榴树。
平均每棵果树的投入成本在元—元之间。
吴智利用山地地形海拔气候,
一共种植了3批石榴园。
共分为3个时间段上市。
10%的石榴树种植在米-米处,
可以7月份上市。
70%的石榴树种植在1米-米处,
主要在9月份中秋节前后上市。
20%的石榴树种植在-米处,
在10月份上市。
所以吴智石榴园的采摘时间
可以从7月分持续到10月份。
在年,他的果园一共收获
万斤的标准石榴果,次果50万斤。
标准果按10元/斤出售,次果按2元/斤出售。
每个石榴在半斤以上则为标准果,
不够半斤则算次果。
吴智的石榴在国庆之前便全部销售完,
总销售额在1万元。
老吴在给石榴套袋
当然
这次吴智石榴众筹的成功
最大的优势是在于“稀缺”二字
种植区域有限,就形成了天然稀缺性
其次是上市更早
同样是软籽石榴,会理软籽石榴提前一个半个月上市
刚好遇到中秋消费高峰期
这种差异化特征
让它一下子具有了成为市场爆款的特质
搞农业先搞定农民
基地管理,可是老吴的精髓所在
在“自有+农户合作”的模式
吴智有着自己深入的理解
相比集中的自有基地
吴智认为散户更容易控制,风险也更小
吴智的石榴园一共
请了40多户农民来打理
这些石榴园大多仍由原来的农户在统一标准体系下管理
不用再承担任何风险
每户农民需要管理
棵到棵树
平均每户农民一年可以拿到
六万到九万元。
如果没有与农民合作愉快,
想要办好果园将事倍功半。
吴智本身是农民家长大,
农民的心思吴智把握的很准。
吴智一般会聘请果园所在地隔壁乡镇的农民。
这样可以较大程度避免监守自盗的情况。
果园的东西他没办法直接带回自己家里。
许多地方聘请农民
很容易出现磨洋工的情况,
必须要有明确的考核指标,
才能监管好农民。
吴智给农户下了几条死规矩:
比如果园的草不得超过12厘米,
旁枝、侧枝、萌芽需要抹掉的
不能超过10厘米,
收货时半斤以上的石榴才有提成。
再多的规章都比不过农民信任你
比起合同,农民的口头承诺更加管用
吴智经常会到农民家串门吃饭。
一些重要节日,
吴智也会带礼物到农民家做客。
必须要和农民一起生活,
尊重当地的风俗。
当地的农民才会认同你。
利诱比道理更能调动农民
吴智给农民下了一个标准,
除非是自然灾害。
每棵树至少一年要保证
35斤的石榴产量。
如果达不到就减少提成,
如果连续两年都达不到,取消提成。
管理农民比起打骂训斥,
直接告诉他有什么好处,
跟容易约束调动他的行为。
好处可以少给多给,但处罚尽量避免。
非原则性的问题可以模糊处理
许多农民常常会把
负责种植果园的农资节省下来,
偷偷拿回家里用。
有时候吴智知道了,
也只是批评他两句,并不会进行处罚。
农民小偷小摸的行为是很难禁止的,
你也无法每天盯着他们。
只要他们能保证产量和质量,
一些非原则的问题也就模糊处理。
不主打有机石榴
吴智并不强调自己的产品是有机的,
并且他也觉得有机无法实现商业化。
但是吴智的肥料主要还是
以周边养殖户的羊粪为主。
早年从事有机食品销售,
让他看到其实有机认证是一条灰色产业链。
在国内一些有机认证花3万元就可以办下来。
中国的主要消费者还是对产品的外观很看重
如果果子布满斑点或虫眼,
即便是有机产品也很难卖出。
与其花钱做有机认证,
不如花钱多买几部割草机,
减少农户对除草剂的依赖。
先走量后品牌
吴智为自己的软籽石榴注册了商标叫“赤焰”,
但是几乎市面上没有这个牌子的石榴。
这是因为吴智90%的石榴都是被收购,
贴上人家的牌子在水果店销售。
自己曾经试过用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最权威北京看白癜风什么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yjz/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