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十年
(全文一共有32张照片)
如果说我有什么比较特别或者比较坚持的爱好,早几年还可以说玩无人机(航拍器),实际上差不多已经有4年多的时间没飞,机器快要生锈。
大概一个人在公开场合的自我介绍比较能反映自己想让别人看到的一面。今年有一次新讲师入职聚餐,一次培训,我都提到了我业余爱好是种花。没错,我说的是种花而不是养花,是从播种开始的,长大,开花。
诚实地说,除了开花的时候能发朋友圈这一种功用,种花确实能够给我带来内心的愉悦,这个可能是很多人体会不到的。比如年,跟朋友坐在出租车上,突然从窗外看见皎白的月亮,便说:看,月亮。朋友一脸茫然,月亮什么稀奇的?没错,就是这种感觉,种花带来自己的快乐,有时可以用沉醉或者痴迷来形容。种花比直接买花,还多了一种看着花苗一天天长大的乐趣。
当然花开花谢,这种感觉也是常去常来。有时做了一顿美味的饭菜,买到了好吃的水果,可能非常想把握住这种愉悦的感觉,生怕以后吃不到这么好吃的东西。事实是,不同的时候不同的东西都会给自己带来新的愉悦。种花也是这样,有时候驻足欣赏,拍照,之后感觉淡忘了,但下次还是会被触动。
我最早的种花经历,要追溯到在新田马路老家的时候了。不过后来看到各位舅舅姨姨家里也有各种花卉,我觉得这应该是外婆遗传给老妈,老妈又遗传给我们的。
新田马路老家种过的花很多。多年生的有:仙人掌、天竺葵、茉莉、月季、美人蕉、芙蓉、太阳花。一年生的有紫茉莉、凤仙花、牵牛花、鸡冠花、茑萝。
从来不知道名字的也很多(以下都是刚查到的)。
比如一种跟辣椒同属,会结圆圆的果实的花。果实成熟后显橙黄色,一颗一颗十分好看(珊瑚樱)。
一种跟芦荟形状类似,但叶片更大更坚硬,有锯齿的花(龙舌兰)。
一种叶子紫色,长起来一丛一丛的花(紫竹梅)。
一种长起来密密麻麻的植物,沾土就活,老家对门的亿哥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打不死(垂盆草)。
一种非常娇嫩的花,叶子有绿色也有暗红,很多人家里都有。我印象中有一年气温极低,全部冻死了(四季秋海棠)。
因为农村没有花卉市场,花的品种极其有限,因此也比较难得,花的传播几乎都靠赠送,这也成了一种交际方式。
比如03年为新房装铝合窗,请来做事的亲戚就搬走了一盆龙舌兰,他以为是芦荟,哈哈。
小学美术老师是同村的,在她家里见过含羞草之后特别想种(从来没见过会动的植物!),但是却没有得到种子,未能如愿。
有一次去双井圩看到了四季秋海棠,想摘点回去,还被误以为是小孩子捣乱。
不知道这些花老妈最初是从哪里弄来的。
而不同的花,也承载着不同的童年记忆。
茉莉
茉莉非常普遍,外婆、舅舅家也有种植。夏天晚上开花的香味十分沁人心脾。我在初中的夏天尝试过扦插种植,还把这件事写进了日记。
凤仙花
凤仙花应该是老家最普遍的一年生花卉,生长速度比较快。有两件事是比较有乐趣的,一件是开花。花的颜色非常多:白色,粉色,红色,深红,紫色。至今我都没确定,花的颜色是花种决定的,还是会变异。第二件就是收集种子。凤仙花的花囊在成熟之后会变成浅黄色,一触即炸。
芙蓉
对芙蓉花第一次产生印象,是新田马路老家附近的小山上有几株芙蓉,秋天开花的时候十分好看,有时我放学就直接背着书包去摘花。后来家门口也种了一株。花白天是白色的,黄昏变成红色,枯萎。我们也常把花苞摘下来放在水瓶里,等待开放。不过那时候见过的芙蓉大多是单瓣的,重瓣有点像牡丹和芍药,更加好看。
紫茉莉
过了很多年才知道它的学名,因为花形似喇叭,在农村里一直叫它喇叭花。种子成熟后是黑色的,像地雷的形状。紫茉莉的体型比较大,一株花撑开像一把伞。晚上开花,有一种奇特的香味。家里的紫茉莉只有深红色一种,直到初中,才在一中附近看见黄色的花。
茑萝(五角星花)
小学的时候第一次看见茑萝,是在承军叔家里。承军叔家里有几个花池,种了很多花。那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这种花的名字,因为承军叔用竹条弯成一个拱形让它爬藤,煞是好看,所以我和弟弟自己想了个名字叫“天桥花”。真是天才啊。茑萝的种子跟一粒米差不多大小,后来我们弄了点种子回去种。
月季
在农村只有野生月季,那时候我们并分不清月季、玫瑰、蔷薇的区别,现在也是。野生月季一般都是直接从山上挖来的。因为茎上刺多,在农村叫做“刺花”。
年搬家到市场后,没了院子,楼顶浇水也不方便,种花就少了。
年春季(大三下学期),新浪微博刚兴起的时候,在各个高校做活动,我在北苑门口领了一包波斯菊种子。每天拍照记录成长,35天以后波斯菊开花了,十分好看。
从起开启了我自己种花的历史,也是每年都种波斯菊的一个开端。
年,去平顶山实习了,有了收入也有了自己的空间,开始尝试种植一些其他的植物。从网上买了六个花盆,到湛河公园挖了一些土。在网上买种子,往往是种子便宜邮费贵,所以买了那种30包种子的套餐,种了其中六种。没多久就发芽了,势头不错。图中分别是:醉蝶粉、蜀葵、康乃馨、凤仙花、波斯菊。还有一盆松叶牡丹红发的芽很小。
醉蝶粉、蜀葵、康乃馨、凤仙花、波斯菊
种子发芽1个月以后,回校答辩了,临走时我嘱托冲哥帮忙每天浇水。只可惜,一个多月以后回来,植物几乎全部枯萎,冲哥笑嘻嘻地说忘记了。种过花的人就知道,坚持每天浇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绿植夏天一天不浇水就会蔫掉。
年仍旧在平顶山,不记得有没有买新种子。由于去年没有一株见到开花,热情似乎有所减退。虽然也种了一些,但照片都没有去年拍得多,在电脑上只找到寥寥几张。
不认识、波斯菊、不认识、铜钱草、芦荟、茉莉花
年年初去了洛阳,春天的时候在办公室种了波斯菊(种波斯菊的第四年)。期间又去过漯河。同样是离开一段时间之后回来,花已经不成样子。不管是没浇水还是浇水浇多了,交给别人打理确实不放心。
波斯菊
14年年底回深圳了。15年住在金达科技中心。有朝南的阳台,非常适合种花。这一年种了碗莲、含羞草、铜钱草、薰衣草、波斯菊。
含羞草种子没种出来,但是记起来刚到深圳的时候在一处草坪见过(大量野生的),于是去挖了几株回来,总算圆了小时候的梦。
当然,那个碗莲是不可能开花的。买的种子多了,才慢慢地意识到网上卖种子的有多坑。
薰衣草、含羞草、碗莲、西瓜
种波斯菊的第五年,第一次见到波斯菊大面积盛放,花型和花色很多,内心极为满足。那时候还没用上朋友圈,不然肯定刷屏。
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仔细看每朵花的颜色、形状、纹路都不一样。
15年年底搬家了,住到了坪洲,是一个靠近地铁口的城中村。阳台朝北,完全见不到阳光。连挖土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到附近一个没开工的工地装了些土。种了小向日葵、凤仙花、波斯菊、水仙花。大部分没有发芽。发芽的几株也很快蔫掉了。可能跟阳光、气温、土壤都有很大关系。还养三盆小多肉,也可能是活动送的。
在坪洲住了半年,五一假期之后搬到了桃园地铁站附近的园丁楼,跟大学室友住在一起。又种了波斯菊、凤仙花、茑萝。种花的土是特地到附近的深圳大学挖的,忘不了路上行人看我提着一桶土的异样的眼神。另外养了十几种小多肉,第一次大量养多肉。
这一年波斯菊没有开花,从图片来看似乎种得太密集。
波斯菊、凤仙花、茑萝
17年上半年住在西丽镇珠光村,多肉跟着我搬家了,还送了几盆给在路上围观的小孩。阳台太狭小,临时住了一段时间,没有种花。
上面两盆是之前种的,下面一盆是新种的
17年下半年搬到了孖岭地铁站附近的艺丰花园,和翔哥合租。种了波斯菊、太阳花、矮牵牛、虞美人、勋章菊,都没有开花(印象中是这样,电脑上也没有找到开花的图片)。
18年还在艺丰花园,继续种了旱金莲、波斯菊、奶油花、小番茄。旱金莲开花了、小番茄结果了。还种了一株丹麦木槿,拍了一个十分震撼的延时视频。
波斯菊、丹麦木槿、旱金莲、小番茄
18年8月离开了深圳,花全部留给了室友。下半年在长沙,住在罗马公寓,已经过了种花的季节,再加上没有种植的地方,除了四盆绿萝之外,没有再种花。
19年端午节后,和小黄搬到了澳海新房。露台宽敞明亮,想种啥就种啥。花花草草也有了一个家,不用再漂泊。
差不多安定之后,买了6个防腐木花盆,7月份种了波斯菊、凤仙花、茑萝、小向日葵、太阳花、百日草。
百日草是头一次种(天开花,故名百日草),之前在麓谷企业广场见到作为景观花,就觉得十分惊艳。然而第一次种没有经验,播种太密集,浇水的时候又把苗打倒,后来长得东倒西歪,花的品相也一般。
小向日葵第一次成功开花。当我翻看相册的时候,才发现我已经是第三次种小向日葵了,内心真是有一种执着。
时隔8年,再次见到波斯菊盛放。
百日草、向日葵、波斯菊
种花的习惯也跟饮食习惯一样,大部分跟小时候类似,所以凤仙花也是种了一年又一年。
凤仙花
种太阳花也是因为小时候见过,觉得很好看,所以一直想种,在路边见到也会多看一眼。网上很多是直接卖植株的,用种子播种是第一次成功。虽然不像大多数景观太阳花一样大瓣,五颜六色的一盆小花也非常好看。
太阳花、茑萝
因为露台够大,不满足于播种种花了。去了一次青山花卉市场,买了黄色木槿、茉莉花、三角梅、乒乓菊、粉杜鹃、君子兰、月季、蟹爪兰、康乃馨,还有三盆小多肉:玉露、吹雪之松锦、金钱木。
想买的肯定更多,不过养花不易,还是克制住了,哈哈。
黄木槿、三角梅、茉莉
乒乓菊、粉杜鹃、君子兰、月季
蟹爪兰、未知、康乃馨
今年把花池的土填上了,小花盆也换成了大花盆,那几百斤土都是和老爸一起挖上来的。
春天没有再播花种,花盆改为种菜为主。种了葱、蒜、紫苏、辣椒、黄瓜、西红柿、南瓜。
小黄瓜长势很好,吃都吃不过来,口感天下第一,不接受反驳。
辣椒、西红柿、水果黄瓜
虽然没有播种,但是去年种过的所有的花都自己长出来了:百日草、波斯菊、凤仙花、茑萝、向日葵、太阳花。也许这就叫不劳而获吧。头一次见到一朵花两边是不同颜色的波斯菊。
波斯菊
向日葵的数量非常多,没想明白是怎么冒出来的。
向日葵
百日草和辣椒遭受了比较严重的蚜虫虫害,不想打药,于是从网上买了20个七星瓢虫。
看着瓢虫吃蚜虫十分好玩,为了让他们认真工作还用网纱罩了起来。拿掉网纱以后没多久就全飞走了。
七星瓢虫
太阳花明显没有去年茂盛。茑萝有了篱笆。勋章菊白天盛开,晚上收起,花朵十分规整。
太阳花、茑萝、勋章菊
5月又去了一次花卉市场,带回两盆爬藤玫瑰(蔷薇)和一盆乒乓菊。爬藤玫瑰是小黄的最爱,邻居有的我们也要有。
几个月后是黄玫瑰的花期,每天有开不完的花,应接不暇。
黄色爬藤玫瑰
红玫瑰花朵十分厚重,可以用雍容华贵来形容,颜色太纯相机很难聚焦。不过后面开花没有这么多了。打理起来也不是一件易事。
红色爬藤玫瑰
后面遇上了一点麻烦,玫瑰的嫩叶吸引来了甲壳虫,花和叶子被咬得残缺不全。
甲壳虫大部分时候藏着,晚上去浇水的时候会从叶子上飞走,逮住过几只,想全灭掉比较难。
两株玫瑰的叶子都全部剪掉过两次,没有叶子就看你怎么咬吧。
一年过去了,除了黄色木槿和君子兰没挺住,买的花大多还在,但花型不如刚买的时候。
比如两盆乒乓菊,一盆花朵变小,一盆变成了多头。也许只有精心修剪才能保持。
月季、香槟金乒乓菊、茉莉
翻看过去的照片,又把自毕业以后这些年的足迹全部回顾了一遍。种花和跑步,听歌一样,是把这些年的故事串起来的不同的主线。
非常庆幸自己有一个不喧嚣的爱好,和一个露天花园。
年12月5日定稿,保存在笔记中。本来应该是这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wwh/8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