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开售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治疗实务讲座

我们希望把「抑郁症是可治疗的」这个信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转发本文即有机会获取。

转发本文即有机会获取。

具体参与方式,请见文末哦。

当你点开任何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树洞,

扑面而来的,尽是深深的绝望,和挣扎......

而你能看到的抑郁群体,

不过是中国庞大抑郁症患者群的一个缩影。

抑郁症患者,通常有两个核心信念:

一是无助。如“我是无能的”、“我是废物”、“我是不好的”、“我是不被尊敬的”......

二是不讨人喜欢。如“我是不受欢迎的”、“我是没有人要的”、“我注定会被遗弃我注定孤独”......

特别是在华人群体中,这两种信念往往同时存在,把抑郁症患者深深困住。

除了说“你很好”和“我爱你”,怎么做才能真正帮到我们所爱的人?

临床上,仅药物治疗抑郁症有两个特点:

一是复发率高。抑郁症患者一年以内的复发率约33%,五年内的复发率约为70%。

二是“临床痊愈”后,社会功能却并未恢复。仍然有20-40%的人会存在残留症状,而这些残留症状是复发的危险因素,并预示着更差的心理社会功能。

一方面,是患者对用药的担忧,另一方面是抑郁症治疗目标,从注重症状改善,转变为注重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的完善。

认知行为治疗以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于抗抑郁药物,而逐渐被国际医学界认可,成为抑郁症的重要心理治疗手段。

英国NICE指南、美国APA指南

加拿大CANMET指南

爱丁堡皇家医学院SIGN指南

推荐认知行为治疗(CBT)

为抑郁症治疗的首选疗法

循证医学证明,CBT是抑郁症的心理治疗中最为有效的方法:

轻-中度抑郁症,CBT的疗效与药物相当;

中-重度抑郁症,CBT结合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CBT治疗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仅通过药物治疗的患者;

抑郁症作为高发心理障碍,是咨询师执业生涯,必然面临的难点。

即使是CBT取向的治疗师,如何运用CBT来治疗抑郁症,依然是难点。

《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治疗实务讲座》

手把手教你CBT的理论+实操运用有效提高你与抑郁症患者工作的能力

梳理CBT流派的理论背景

以抑郁症为例阐述治疗思路

抑郁症的成因是什么?谁适合做CBT?

治疗目标是什么?如何建立治疗关系?

使用什么治疗技术?

不同阶段的治疗重点是什么?

如何评估效果?

......

抑郁症的识别和评估

教你如何选择适用对象及与药物治疗搭配

抑郁症有一系列症候群,抑郁症相关疾患不等于抑郁症。

哪些医学疾病可能引发抑郁症?

服用哪些药物可能引发抑郁症状?

哪些情况应该以药物治疗为主?

哪些情况可以只用CBT?

如何根据来访的症状、病前性格和动机等,来选择治疗适用对象?

药物和心理治疗如何搭配使用?

......

治疗师的角色和治疗关系的建立

初学者如何避免治疗“陷阱”

CBT的治疗关系和其它流派(如精神分析)有何不同?

面对不同的来访者,如何建立相应的治疗联盟?

是否轻忽了治疗关系?

是否过度僵化或随心所欲?

是否过度直接、教训或解释?

......

治疗策略和实操技巧

认知技术+行为技术+情绪和人际技术应用

由浅入深修正负面想法和信念的认知技术如何操作?

操作CBT的行为技术和行为治疗技术有何不同?

CBT如何整合精神分析、格式塔流派运用情绪和人际技术?

在一次会谈中,怎么做时间安排?

整个疗程的前、中、后期如何做目标设定和内容安排?

......

这门课无门槛哦,即使没有任何心理学基础,也可以听得懂,学到抑郁症的心理治疗的专业视角。

如果你是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这是提升执业能力必修课;

如果你是抑郁症患者家属、朋友,这门课,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你所关爱的人,掌握真正能够帮助到Ta的专业方法;

如果你是抑郁症患者,或是心理学爱好者,这门课会给你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抑郁症。

柯慧贞教授

亚洲大学心理系讲座教授

台湾心理学会前理事长

台湾临床心理学会前理事长

台湾网络成瘾防治学会创会理事长

台湾自杀防治学会常务理事

亚太地区认知行为治疗学会理事

知名临床心理学家,多流派心理治疗训练背景

长期致力于抑郁症的研究和治疗实务

柯教授在台湾大学攻读博士,又前往美国耶鲁大学受训,曾接受CBT、心理动力及个人中心学派的系统培训、督导及个人治疗体验。

30多年,致力于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及成瘾行为的CBT实务、研究及教学与督导工作。

已发表近篇知名期刊论文及三百余篇会议论文,曾获颁国科会杰出研究奖、杰出教学奖、优秀教育人员木铎奖、教育部青少年辅导特殊贡献奖及行政院反毒有功人士奖。

培训、督导大量心理学专业人才

资深授课经历,案例丰富,理论实务兼具

柯教授推动心理师法,长期培训和督导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亦担任硕导、博导,培养了大量心理学专业人才。

经过长期实务应用和不断优化的训练课程,课程结构清晰、结合大量实操技术案例、理论实务兼具,由浅入深通俗易懂。能够让你快速了解CBT的理论和核心技术,并掌握抑郁障碍的高效干预策略。

抑郁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

课程目标:

这是一门抑郁症专病的认知行为治疗专题课。课程设置是层级递进式的,在基础层,我们学习认知行为治疗的全貌。在此基础上,学习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治疗。包括清晰的治疗方案、工作日程、治疗目标和预后评估。

其中,高度结构化和可操作性的治疗技术是学习重点。被选中的治疗技术涵盖认知行为治疗4次思潮中被证实有效的技术。

技术的讲授不是机械式堆砌,而是贴合治疗进程。循序渐进式的,旨在教授学员“知”和“用”。

第一课

抑郁症的异质性和评估(2讲)

第二课

认知治疗为什么对抑郁症有效?理论背景—7W(1讲)

第三课

治疗者的角色和治疗关系(1讲)

第四课

抑郁症的认知治疗(一)

认知技术的应用与个案概念化(9讲)

涵盖:

-辨识事件、想法和感受的技术:心情温度计、自我监控作业

-家庭作业处理技术

-修正认知错误的技术:引导式询问句(GuidedDiscovery)

-修正认知错误的技术:4个修正策略表

-修正认知错误的技术:家庭作业三栏表、四栏表、六栏表

-觉察核心和中介信念的技术

-修正核心和中介信念的技术:回顾支持与反对证据、现实测试表、短长期效用表

第五课

抑郁症的认知治疗(二)

行为技术的应用(2讲)

第六课

抑郁症的认知治疗新进展(三)

情绪和人际技术的应用(3讲)

第七课

抑郁症认知治疗的阶段和会谈架构(1讲)

第八课

如何选择适用对象,以及如何与药物治疗搭配?(1讲)

第九课

抑郁症认知治疗的效果评估和“陷阱”(1讲)

1.年3月25日起,每周三晚18:00前更新,每次更新2讲。

2.课程为视频录播形式,每讲课程约为30分钟,共计21讲配有中文字幕。

3.学员可在课程结束后6个月内,收看课程全程回放视频。

年1月15日(周三)下午3点开售。届时抢购群内公布价格。群内给大家准备了小惊喜,请入群哦。

1.转发本文至朋友圈,满24小时后,将朋友圈截图发送给糖心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wwh/837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