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会后报道于布为教授循证医

简介于布为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卢湾分院院长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10届主任委员

循证医学是目前医学界的主流研究方法,但是我认为其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伦理学缺陷

接受研究的患者虽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至少25%~50%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了疗效不佳的治疗方案,违反了赫尔辛基宣言中对患者无伤害的原则。

第二,证据缺陷

信息在采集过程产生的偏差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制药厂主导的研究,力求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来证明新产品的疗效,其研究目的本身就产生了偏差;其二是临床医生主导的研究,在研究开始前带有主观臆断---认为新药比老药好,可能出现将病情严重者分配到老药组,将病情较轻者分配到新药组的问题,夸大了新药的实际疗效;其三是荟萃分析,研究者由于其主观看法,哪怕基于同样的文献,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第三,循证医学理论本身缺陷

循证医学强调,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证据是最高级证据,而临床医生的临床经验是最低级证据,这种否定经验医学,盲目推崇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证据的思想,对于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和推动医学的进步均为不利。

最重要的是,循证医学应用十余年来,并没有明显地改善总体生存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反而明显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与循证医学理念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和“包容”等辩证法理论,更多强调患者的综合疗效,而不是像西方那样,为了单一器官的保护,牺牲另一个器官或全身的利益。应当从疾病本身考虑问题,从大局上考虑问题,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提高总体患者的生存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总而言之,实践出真知,医院内人员构成、诊疗流程和医疗制度等方面均需要不断总结和改进,医院的发展将越来越趋向于多学科协作模式,这需要广大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紧密联系、认真负责,为减少各环节的利益驱动献计献策,努力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改善医患关系。

转载需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麻醉·眼界》杂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wwh/79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