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考试季,青少年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距离年高考生最后一次高中学考和高考选考还有不到一个月。随着时间的逼近,考生们的学习时间越来越长,休息时间日渐紧缩。古有学子悬梁刺股,今有学生手挂吊瓶。从唐朝开始的科举,到现在的中考高考,学子十年寒窗苦读,一考定终身。为了取得较好的成绩,学子们绞尽脑汁,与此同时,考试综合征正在渐渐逼近这群孩子……
?考试综合征出现的原因:
考生的辛苦是大家都认同的事,最后冲刺阶段,由于压力和超负荷的脑力劳动,孩子容易出现失眠、焦虑、腹泻、胃口差、脾气大、反复感冒等症状。这是由于长期压力会耗气伤津,耗损五脏。例如肺卫不足,屏障受损,乏力易感冒;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易失眠健忘;肝郁气滞,郁而化火,易急躁焦虑;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易腹胀或腹泻;肾气不足,精血亏虚,易精神萎靡、记忆减退等等。而在这些方面,面对繁重的压力,首先,最易耗伤心脾,从而影响睡眠饮食,久之,肝肾耗损,脑髓失充,健忘等症状便出现了,再加之情绪不畅,肝郁不疏,影响脾胃气机,自然食不知味,出现呕吐,腹泻,女生则容易体现出月经的不正常。
考试综合征的表现:
情绪异常:莫名的焦躁不安,恐惧紧张;或者暴躁易怒,情绪不能自控;有时候会不自主的强迫自己重复做某一件事情,如洗手或扶稳放好的水杯。亦或情绪低落,自卑,对事物一贯持以悲观态度,极端的情绪影响下甚至会有厌世、自杀倾向。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或睡时多梦,甚至频发噩梦。白天经常犯困,思想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易紧张,而出现面色潮红,冷汗淋漓,心悸不安,四肢发凉,不自主颤抖,尿意频频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头晕头痛,双眼发黑,随即发生晕厥。
胃肠功能紊乱:负面的情绪还会影响脾胃气机升运,食欲不佳;或出现便秘或腹泻,特别是在临考前出现呕吐,拉肚子的状况。
内分泌失调:许多女生会在应考期间出现月经不调的现象如痛经,月经推迟,甚至闭经。有些考生脸上粉刺痤疮暴增,这都与体内气机郁滞不畅有关。
免疫力下降:气血亏虚,气虚卫表不固,变得容易感冒,抵抗力变差。
从中医循证医学论治考试综合征:
中医对脑的作用极为重视,认为脑为元神之府,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主持感觉运动。历代医家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大量益智健脑的草药与方剂。如人参、灵芝、山药、枸杞、黄精、柏子仁、百合、地黄、麦冬等,都有健脑的作用。方剂有益智康脑丸、状元丸、生慧汤、扶志丸、孔圣枕中丹、令人不忘方、补脑汤等,看看名称就知道它们的作用。
这几年来,国内专家们经过大量研究证实,在循证医学上来看,这些方药对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改善视力,扩大视野,改善听力,提高人的智力与记忆力,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与物质代谢。
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与各位考生以及家长朋友的接触中,金涛教授深有感触。认为在治法治则上应当以补肾益脑,益气养心,宁心安神,理气健脾,益智慧聪为基准,在中医循证思想的指导下,辩证论治,精准运用石菖蒲、制远志、刺五加等具有益智开窍,补益脾肾等功效的中草药,结合考生个人体质,量身定制,在考前帮助考生获得有效的补益及调理。此方案滋补效果强,口感佳,易被考生接受。也为广大媒体争相报道。
案例
去年上半年,一个高中生来到诊室,他妈妈说小孩子面临高考,十分焦虑,在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的情况下仍然爱发脾气,晚上睡觉也不安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还时常有厌学想法。我根据这些情况,再详细询问病史,观其舌脉,遵循中医循证医学理念,以安神益智,疏肝理脾,益智宁心为主,并着重于调善其脑供氧以及内分泌激素水平,为患者开了针对他的中草药方案并结合膏方治疗。只一个半月,孩子吃的抗焦虑抑郁药物顺利停服,班级成绩提高了8名,心情舒畅,精神饱满,注意力也集中了!而类似这样的病例举不胜举。
最后提醒大家,考前进补一定要得当,要在专业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以期为辛苦拼搏的考生助威加油!希冀为他们赶跑“考试综合症”的魔爪,能保持一个最佳的状态,迎接人生中重要的考试!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wwh/7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