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琳教授解析胃癌免疫治疗新进展,创新传承
年6月16日~20日,为期5天的北京消化肿瘤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ChineseGastrointestinalOncologyGroup,CGOG)年会圆满落幕。在会议现场,特别邀医院的沈琳教授,就年胃癌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胃癌未来临床研究方向进行分享。
沈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副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临床研究协作组)組长中国胃肠道肿瘤临床试验协怍组(CGOG)执行主席
免疫治疗蓬勃发展,靶向治疗新药涌现
沈琳教授:胃癌临床研究在沉寂多年后,如今的新进展又为胃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相较于免疫治疗在其他瘤种中的迅猛发展,胃癌的免疫治疗之路可谓颇有挫折,甚至遭遇了一些小失败,从三线治疗中PD-1单抗单药不尽如人意的有限疗效,到如今直接进入一线治疗,书写着研究者们对胃癌免疫治疗的执着探索。
CheckMate研究的成功,开创了PD-1单抗联合化疗在胃癌一线治疗领域的突破,其不单纯为胃癌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特别是对PD-1、PD-L1高表达人群,即CPS≥5的人群带来显著获益,更重要的是打破了胃癌领域PD-1单抗治疗的瓶颈。而今诸多相关临床研究以及新产品在PD-1单抗联合化疗中同样获得了成功。年可以说是胃癌免疫治疗大丰收的一年。
此外,免疫治疗在围手术期及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也涌现出初步成果,对此我们报以巨大的期待。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研究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这也将是免疫治疗领域的巨大进步。
而在HER2阳性胃癌领域,我们同样看到很多成功的研究。在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抗HER2的ADC药物维迪西妥单抗(RC48-ADC),其在胃癌HER2阳性的三线治疗中获得有效率的显著提高和生存期的延长。而国际上的ADC药物DS-在三线治疗中也同样看到很好的疗效。对于HER2阳性胃癌患者而言,既往一线治疗获得了成功,但二线治疗失败,而今三线治疗又迎来了曙光。
对于胃癌一线治疗能否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众人也给与了积极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pjs/9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