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往年试卷学习通作业题部分简

第一章

1.临床流行病学主要研究类型,不包括()

A.病因学研究

B.诊断性试验

C.防治性研究

D.系统评价

E人口普查

2.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动物模型

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

C.病人群体

D.社区人群

E单个具体病人

3.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

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

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

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

4.有关临床流行病学不正确的说法是()

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

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C.是一门实践医学

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

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

5.临床流行病学主要特色不包括()

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

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

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D.临床流行病学定位在临床医学

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进行疾病预防控制

6.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不包括()

A.高素质的临床医生

B.最佳的研究证据(成果)

C.具备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

D.新药物或新医疗器械

E.良好的医疗环境

7.临床科研设计与实施的基本顺序是()

A.建立假设、方案设计、收集资料与数据、统计分析、下结论

B.建立假设、方案设计、统计分析、收集资料与数据、下结论

C.方案设计、统计分析、收集资料与数据、建立假设、下结论

D.先收集资料与数据、统计分析、下结论、建立假设、方案设计

E.方案设计、收集资料与数据、统计分析、下结论、最后建立假设

8.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哪项进行()

A.研究的真实性

B.临床的重要性

C.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

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

9.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医学的作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

A.为临床科研提供科学的方法学

B.促进临床循证医学实践,提高医疗水平

C.服务于医学教育,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D.为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研究提供一系列评价标准与方法

E部分临床学科上,和某些临床学科无关

10.为了创新临床科研方法学,临床流行病学工作者必须与以下哪些人员紧密合作()

A.流行病学家

B.卫生统计学家

C.卫生经济学家

D.基础医学研究者

E.医学信息专家

第二章

1.临床研究的选题依据是()

A.选择热门前沿的问题

B.选择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疾病负担重的问题

C.以国外正在或已经开展的研究为依据

D.根据上级的指派任务来立题

E.尽量与国际热点研究问题接轨

2.临床科研选题、立题,可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A.可行性

B.先进性

C.有统计学意义

D.临床价值

E公平性

3.对于临床研究立题的质量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否为国家或地区性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

B.研究重点是否明确

C.是否掌握了本研究涉及的最新科技信息

D.是否可行

E.是否“追新”,并与国际热点研究问题“接轨”

4.下列因素中,与临床研究选题立题关系不大的是()

A.疾病谱

B.医学新模式

C.疾病负担

D.地方特色

E.尽量用一个研究课题来解决众多研究问题

5.构建循证实践问题,可不考虑的要素是()

A.patients/population

B.intervention/exposure

C.out   

A、必然事件

B、不可能事件

C、随机事件

D、小概率事件

E、偶然事件

11.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   

A.研究样本   

B.研究个体  

C.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D.研究总体

E.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12.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13.概率P=0,则表示

A某事件必然发生

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以上均不对

14.总体应该由   

A.研究对象组成   

B.研究变量组成   

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   

E.个体组成

15.在统计学中,参数的含义是   

A.变量 

B.参与研究的数目 

C.研究样本的统计指标 

D.总体的统计指标 

E.与统计研究有关的变量

16.调查某单位科研人员论文发表的情况,统计每人每年的论文发表数应属于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总体

D.个体

E.样本

17.统计学中的小概率事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反复多次观察,绝对不发生的事件

B.在一次观察中,可以认为不会发生的事件

C.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

D.发生概率小于0.的事件

E.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

18、统计上所说的样本是指:

A、按照研究者要求抽取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

B、随意抽取总体中任意部分

C、有意识的抽取总体中有典型部分

D、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部分

E、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

19、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人,结果有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资料。

A、计算

B、计数

C、计量

D、等级

E、都对

20、红细胞数(2L-1)是:

A、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名义变量

D、等级变量

E、研究个体

21、某次研究进行随机抽样,测量得到该市名健康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数,则本次研究总体为:

A.所有成年男子

B.该市所有成年男子

C.该市所有健康成年男子

D.名该市成年男子

E.名该市健康成年男子

22、某地区抽样调查名成年人的血压值,此资料属于:

A、集中型资料

B、数值变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离散型资料

23、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广泛运用数学的方法

B.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C.修正普查的资料

D.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

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

2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分类资料

E有序分类资料

2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

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

治疗人数

该资料的类型是: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

26、样本是总体的

A有价值的部分

B有意义的部分

C有代表性的部分

D任意一部分

E典型部分

2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

A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以上均不对

28、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责任事故

E以上都不对

29、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A对照的原则

B随机原则

C重复原则

D交叉的原则

E以上都不对

30.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

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31、编制频数表的步骤如下,除了:

A、找全距

B、定组距

C、分组段

D、划记

E、制分布图

32.描述计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

A.平均数

B.相对数

C.t值

D.标准误

E.概率

33、一群7岁男孩身高标准差为5cm,体重标准差为3kg,则二者变异程度比较:

A、身高变异大于体重

B、身高变异小于体重

C、身高变异等于体重

D、无法比较

E、身高变异不等于体重

34、一组变量值,其大小分别为10,12,9,7,11,39,其中位数是:

A.9

B.7

C.10.5

D.11

E、12

35、描述一组对称(或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

A.极差

B.标准差

C.均数

D.变异系数

E、标准误

36、随机抽取某市12名男孩,测得其体重均值为3.2公斤,标准差为0.5公斤,则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

A、3.2±t0.05.11×0.5

B、3.2±t0.05.12×0.5/

C、3.2±t0.05.11×0.5/

D、3.2±1.96×0.5/

E、3.2±2.58×0.5/

37.X=30,?X2=,?5.某组资料共5例,则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

A.6和1.29

B.6.33和2.5

C.38和6.78

D.6和1.58

E6和2.5

38.以下指标中那一项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极差

E.第50百分位数

39.偏态分布资料宜用下面那一项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

40.下面那一项可用于比较身高和体重的变异度

A.方差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全距

E.四分位数间距

41.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的面积为。

A.97.5%

B.95%

C.50%

D.5%

E.不能确定

42、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下从0到1.96的面积为:

A.95%

B.45%

C.97.5%

D.47.5%

E.49.5%

43、一份考卷有3个问题,每个问题1分,班级中20%得3分,60%得2分,10%得1分,10%得0分,则平均得分 

A、1.5

B、1.9

C、2.1

D、2

E、不知道班级中有多少人,所以不能算出平均得分

44.下面那一项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

B.左偏态

C.右偏态

D.偏态

E.正态

45.对于正态分布资料的95%正常值范围,宜选用(   )

A.±2.58sB.±1.96sC.±2.58D.±1.96E.±1.

46.做频数表时,以组距为5,下列哪项组段划分正确A

A.0一,5一,10一,…

B.0—5,5一10,10一,… 

C.一5,一10,一15,…  

D.0—4,5—9,10一,… 

E.5一,7一,9一,…

47.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A.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 

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E.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48、要评价某市一名8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

A.用该市8岁男孩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作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可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E.以上都不对

49、来自同一总体中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

A.Sx

B.S

C.x

D.CV

ES2

50、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

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

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

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

E、以上均不对

51、离散指标如下,除了: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中位数

52、常用平均数如下,除了: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E、全距

53.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全距

E率

54.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AX

BG

CM

DS

ECV

55、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

A、5

B、5.5

C、6

D、lO

E、12

56、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

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

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

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

E、以上均不对

57、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A、正态分布的资料

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E、不对称分布

58.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以上均不对

59.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

A从未患过病的人

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

C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

D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E以上都不是

60.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D

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极差

61.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95%正常值范围

AX±1.96S

BX±1.96SX

Cμ±1.96SX

Dμ±t0.05,υSX

EX±2.58S

62.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

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

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

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

E以上均不对

63.正态分布是以

A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B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C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D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64、同一自由度下,P值增大

At值不变

Bt值增大

Ct值减小

Dt值与P值相等

Et值增大或减小

65、确定假设检验的检验水准后,同一资料B

A.单侧t检验显著,则双侧t检验必然显著

B.双侧t检验显著,则单侧t检验必然显著

C.双侧t检验不显著,则单侧t检验也不显著

D.单、双t检验结果没有联系      

E以上都不对

66、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所犯第二类错误最小

A、α=0.05

B、α=0.01

C、α=0.10

D、α=0.02

E、α=0.15

67、计算标化率的目的是:

A、使大的率变小,

B、使小的率变大

C、使率能更好的代表实际水平

D、消除资料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使率具有可比性

E、起加权平均的作用

68、出生率习惯上用:

A.百分率

B.千分率

C.万分率

D.十万分率

E无所谓

69、百分率作比较,有1个理论数小于5,大于1,其它都大于5,

A只能作校正卡方检验

B不能作卡方检验

C作卡方检验不必校正

D必须先作合理的合并

E可作四格表精确概率法

70、四格表卡方检验中,X2X20.05(v),可认为

A两样本率不同

B两样本率相同

C两总体率不同

D两总体率相同

E样本率与总体率不同

71.抽样研究中,S为定值,若逐渐增大样本含量,则样本:

A.标准误减小

B.标准误增大

C.标准误不改变

D.标准误的变化与样本含量无关

E.以上都对

72、12名妇女分别用两种测量肺活量的仪器测最大呼气率(l/min),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无差别,可进行:

A、成组设计u检验

B、成组设计t检验

C、配对设计u检验

D、配对设计t检验

E、X2检验

73.比较两种药物疗效时,对于下列哪项可作单侧检验()。

A.已知A药与B药均有效

B.不知A药好还是B药好

C.已知A药不会优于B药

D.不知A药与B药是否均有效

E.已知A药与B药均无效

74.两个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

u

=1.98,则统计结论是

A.P0.05

B.P0.01

C.P0.05

D.P=0.05

E、P0.

75.配对t检验中,用药前数据减去用药后数据和用药后数据减去用药前数据,两次t检验

A、t值符号相反,结论相反

B、t值符号相同,结论相同

C、t值符号相反,但结论相同

D、t值符号相同,但大小不同,结论相反

E、t值符号与结论无关

76.下面那一项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CV

B.S

C.S

D.R

E.四分位数间距

77.两个小样本数值变量资料比较的假设,首先应考虑。

A.t检验

B.u检验

C.秩和检验

D.t检验和秩和检验均可

E.资料符合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

78.抽样误差是指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以上都不对

79、统计推断的内容:

A.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

C.a、b均不是

D.a、b均是

E、以上都错

80、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越小,说明: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不同

81.表示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

A.标准差

B.方差

C.均数标准误

D.变异系数

E.极差

82、反映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

A.准误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均数

E.全距

83、当自由度v→∞时,tO.05值:

A、≠l.96

B、1.96

C、=1.96

D、1.96

E、=2.58

84、α=0.05,tt0.05,ν,统计上可认为()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

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

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

E、以上均不对

85、作单侧检验的前提是:

A、已知新药优于旧药

B、已知新药差于旧药

C、不知新药好还是旧药好

D、已知新药不比旧药差

E、已知新旧药差不多好

86、用一种新药治疗高血脂症8例,观察治疗前后红血清成固醇的浓度变化,欲知该药是否有效,宜采用:

A、配对设计t检验

B、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C、成组设计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t检验

D、两样本均数比较u检验

E、x2检验

87、对两组大样本率的比较,可选用:

A、u检验

B、x2检验

C、四格表确切计算概率法

D、以上都不对

E、A,B都可以

88、两个样本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A、两数值接近

B、两S2数值接近

C、两相差较大

D、两S2相差较大

E、以上都不对

89、抽样调查男生和女生各名,并分别统计出身高与体重均数,其中同性别的身高与体重均数不可作假设检验,是因为:

A、资料不具备可比性

B、身高资料不呈正态分布

C、体重资料不呈正态分布

D、样本含量较小

90、由10对(20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t检验,其自由度等于:

A、10

B、20

C、9

D、18

91、对两样本均数作t检验,n1=20,n2=20,其自由度等于:

A、19

B、20

C、38

D、40

E、39

92.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

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

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

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

E分组不合理

93.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P愈小则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94.由10对(20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t检验,其自由度等于

A10

B20

C9

D18

E19

95.t检验结果,P0.05,可以认为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以上都不对

96.下列哪项不是t检验的注意事项

A资料应具备可比性

B下结论切忌绝对化

C根据资料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

D分母不宜过小

E资料应服从正态分布

97.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时

A标准差逐渐减少

B标准误逐渐减少

C标准差逐渐增大

D标准误逐渐增大

E标准差和标准误都逐渐增大

98.t<t0.05(v),统计上可认为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C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以上均不是

99.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H0)是

Aμ1≠μ2

Bμ1=μ2

CX1≠X2

DX1=X2

EX1=X2

.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

A.Sx

B.S

C.x

D.CV

ES2

.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是:

A两者相等

B后者大于前者

C前者大于后者

D不一定

E随样本例数不同

.在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含量为n的样本,理论上有95%的总体均数在何者范围内

A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差

B均数加减2.58倍的标准差

C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误

D均数加减2.58倍的标准误

E以上都不对

.同一自由度下,P值增大

At值不变

Bt值增大

Ct值减小

Dt值与P值相等

Et值增大或减小

.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

A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

B两样本均数相近

C两样本方差相等

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E两样本例数相等

、表示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

A标准差

B方差

C均数标准误

D变异系数

E、全距

、统计推断的内容

A、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

C、a、b均不是

D、a、b均是

E.以上都错

、下面()是错误的:

A.标准误大,说明用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可靠性大

B.标准误小,说明用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可靠性大

C.标准差大,标准误也大

D.样本含量大,标准误则小

E.标准误常用来估计总计均数可信区间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P愈小则: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要评价某市一名8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

A.用该市8岁男孩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作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可信区间来评

D.不能作评价

E以上都不对

、造成均数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个体差异

B.群体差异

C.样本均数不同

D.总体均数不同

E以上都不对

.描述分类变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

A.平均数

B.相对数

C.变异系数

D.相关系数

E.百分位数

.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这一指标为: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动态数列

E、不是相对数

、构成比有个重要特点是()。

A、百分比总和必等于%

B、百分比总和必小于%

C、百分比总和必大于%

D、以上均不对

E、以上都错

.标化后的总死亡率()。

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C.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D.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E.以上都不对

.关于相对数,下列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

A.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

B.常用相对数包括相对比,率与构成比

C.计算相对数时要求分母要足够大

D.率与构成比虽然意义不同,但性质相近,经常可以混用

E.计算相对数时不要求分母要足够大

.随机选取男人,女人为某寄生虫病研究的调查对象,测得其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0%和15%,则合并阳性率为__________

A.35%B.16.7%C.18.3%D.无法计算E、30%

.对两地的结核病死亡率比较时作率的标准化,其目的是:

A.为了能更好地反映人群实际死亡水平

B.消除两地总人数不同的影响

C.消除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的影响

D.消除两地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

E、以上都不对

.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时无需校正,应满足的条件是()。

A.总例数大于40

B.理论数大于5

C.实际数均大于l

D.总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均大于或等于5

E.总例数小于40

.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   

A.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  

B.为了表示绝对水平

C.为了便于比较

D.为了表示实际水平   

E.为了表示相对水平

.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   

B.离散程度和变异程度

C.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   

D.二者之间的可比性   

E.分母不宜过小

、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1(3),可认为: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各总体率和各样本率均不同或不全相同

、检验适用于比较:

A、两个率差别的显著性

B、多个率差别的显著性

C、两个或多个构成比差别的显著性

D、以上都可以

E、以上都错

、某研究者对50份痰液标本,每份分别接种在甲乙培养基上,观察结核杆菌的生长情况并想比较两种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是否一致,资料见下表。问应该选择的统计方法是:

A.确切概率法

B.四格表资料的检验

C.配对计数资料的检验

D.行乘列表资料的检验

E.配对计量资料的t检验

甲培养基乙培养基合计

﹢235

合计

、从统计学的角度看,下列指标属于绝对数的是D

A、甲区的急性传染病人数为乙区的1.25倍

B、甲区某年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为/10万

C、甲区占某市急性传染病的比重为18%

D、某区某男身高厘米

E、甲区某年急性传染病的死亡率为52.2/10万

.构成比的重要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之和

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l

C一定等于1

D一定等于0

E随资料而异

.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

A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

B为了表示绝对水平

C为了便于比较

D为了表示实际水平

E为了表示相对水平

.某医院某日门诊病人数人,其中内科病人人,求得40%,这40%是B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绝对数

E标化率

.四个样本率作比较,x2x20.01(3),可以认为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样本率与总体率均不相同

.卡方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

A行数×列数

Bn-1

CN-k

D(行数-1)(列数-1)

E行数×列数-1

.作四格表卡方检验,当N40,且__________时,应该使用校正公式

AT5

BT5

CT1

DT5

E1T5

.若X2≥X20.05(ν)则

AP≤0.05

BP≥0.05

CP<0.05

DP=0.05

EP>0.05

.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

B注意离散程度的影响

C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

D二者之间的可比性

E分母不宜过小

.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

A构成比

B相对比

C绝对数

D率

E变异系数

.反映事物内部组成部分的比重大小应选用

A构成比

B相对比

C绝对数

D率

E变异系数

.计算标化率的目的是

A使大的率变小,

B使小的率变大

C使率能更好的代表实际水平

D消除资料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使率具有可比性

E起加权平均的作用

.在两样本率比较的X2检验中,无效假设(H0)的正确表达应为

Aμ1≠μ2

Bμ1=μ2

cπ1=π2

Dπ1≠π2

EB=C

.四格表中四个格子基本数字是

A两个样本率的分子和分母

B两个构成比的分子和分母

C两对实测数和理论数

D两对实测阳性绝对数和阴性绝对数

E两对理论数

、相对数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各点,除了:

A、分母不宜过小

B、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

C、可比性

D、比较时应作假设检验

E、平均水平与变异程度

、某种职业病检出率为:

A、/r/

B、检出病人数/在册人数r实有病人数/受检人数/r

C、实存病人数/在册人数/

D、检出人数/受检人数

E、以上全不对r

、说明一个地区死亡水平的指标主要是:

A.病死率

B.死因构成比

C.死因顺位

D.死亡率

E.上述都不对

、相对数中的构成指标是说明:

A.反映事物发生的严重程度

B.事物内部构成比重

C.两个有关指标的比

D.动态变化

E.以上都不是

、X2四格表中四个格子基本数字是:

A.两个样本率的分子与分母

B.两个构成比的分子与分母

C.两对实测阳性绝对数和阴性绝对数

D.两对实测数和理论数

E.以上都不对

、四格表X2检验的自由度是___。

A.0

B.1

C.2

D.4

E.5

、某地某年肝炎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人数的10.1%,这是一种什么指标:

A.时点患病率

B.构成比

C.发病率

D.集中趋势

E.相对比

、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但不能治愈其病,则发生下列情况:

A.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B.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C.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D.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E.该病的生存率增加

、四个样本率作比较,x2x20.01(3),可以认为: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样本率与总体率均不相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dlfb/9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