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指南和循证医学研究引领胰岛素泵技术
?
编者按:
胰岛素泵技术进入我国已有10余年,目前长期使用人数已超过,越来越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始接受和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在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CEAAC)年会期间,美敦力卫星会如期举行。医院杨文英教授主持,医院的洪天配教授和医院的李延兵教授分别针对胰岛素泵指南的发展革新以及胰岛素泵治疗的最新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发表了精彩演讲。
国内外胰岛素泵治疗管理专家共识及指南解读
关于年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洪天配教授指出,它是在版指南和版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泵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及我国胰岛素泵应用现状进行的更全面、更细化的更新。新指南基于更多国内外循证证据,对胰岛素泵治疗的短期和长期适应证进行了更新,添加了带有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功能的新型胰岛素泵的相关内容。
近年来,胰岛素泵治疗经历了胰岛素泵+自我血糖监测、胰岛素泵+回顾式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低血糖暂停功能的一系列进步(图1)。其中,具有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功能的胰岛素泵系统与回顾式动态血糖监测相比有更多优势(图2),因此能够优化糖尿病管理。
▲图1.胰岛素泵技术的进步
▲图2.实时动态监测胰岛素泵的技术进步
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中长期使用的循证证据
既往在2型糖尿病中长期应用胰岛素泵疗法与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DI)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并不太一致。李延兵教授介绍了年7月发表于《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杂志的OpT2mise试验结果。该试验是迄今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与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全球最大规模的、多中心、对照试验(图1)。▲图1.OpT2mise试验设计
OpT2mise试验结果显示,胰岛素泵(CSII)较MDI更好地改善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整体血糖控制水平。其中:
1.胰岛素泵治疗显著降低HbA1c水平 6个月后CSII组HbA1c降幅1.1%,比MDI组降幅增加0.7%,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图2)。此外,HbA1c8%的患者CSII组是MDI组两倍。▲图2.与MDI相比,胰岛素泵治疗显著改善血糖控制情况
2.胰岛素泵治疗显著减少高血糖时间、低血糖时间未增加动态血糖监测发现,6个月治疗期间CSII组每日高血糖时间比基线减少了3小时
▼表1.两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比较
3.胰岛素泵治疗使胰岛素用量减少20%
▲图3.CSII组患者与MDI组相比胰岛素用量减少20%
4.胰岛素泵治疗的疗效独立于GAD抗体及C肽水平
分析显示,HbA1c降幅与C肽及GAD抗体浓度无关,胰岛素泵治疗的获益不依赖于受试者基线时GAD抗体或C肽浓度。因此,此项生物学指标不应作为胰岛素泵治疗的标准。
5.胰岛素泵治疗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图4.研究结束时治疗满意度问卷(DTSQs)评分
小结伴随着胰岛素泵技术的进步,在更规范指南的指导之下,相信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将得到更大提高。OpT2mise试验提示,与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相比,胰岛素泵治疗可作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有价值的治疗方案。该研究还在持续进行并观察疗效差异。最新的结果证据后续也将逐步发表。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糖尿病》”
洪天配李延兵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dlfb/5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