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发Science20篇论文总影响

司龙龙,北京大学药学院化学生物学专业级直博生。他在科研领域勤奋努力、攻读博士期间硕果累累,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总影响因子大于),成功申请了10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年,司龙龙在导师指导下实现了科研重大突破,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被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正式发表,并申请了国际专利。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候选人。

1、踏实钻研,面对困难不退缩

在师生眼中,司龙龙是一位干干净净、略带腼腆的大男孩。不过,在学业上,他可是当仁不让的有志青年,勤奋是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每周7天,每天10余个小时的科研工作是他生活的常态。司龙龙踏入科研道路始于本科二年级启动的大学生创新项目。那时,他尽管只是跟着师兄们做一些打杂的工作,但是他仍然一丝不苟地认真完成每项任务。他明白,任何成绩的取得都要从简单做起,循序渐进,踏踏实实地积累经验。

对于日复一日的科研工作,司龙龙一做就是四五年,在面对困难时,他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敢于挑战、不怕失败,跌倒后会再站起来,特别有耐心和恒心。年10月,司龙龙作为第一作者的首篇学术论文得以发表,他回忆说:“成功发表论文前经过了很多挣扎,伴随着兴奋和紧张的情绪,整个暑假只放了三四天的假。”当第一次投稿被拒绝后,他没有气馁,而是针对问题进行数据补充和完善,再度投稿终获成功。

2、创新突破,让“病毒变疫苗”轰动学界

年12月2日,司龙龙在导师周德敏教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身份的论文发表在Science上。他以基因密码子拓展为依托,选择流感病毒为切入点,发明了一种可以控制病毒复制从而将病毒转化成疫苗的技术。这一“四两拨千斤”技术不仅操作简单、制备容易,而且减轻了对病毒生物学知识的依赖,并适用于几乎所有病毒,从而颠覆了研发病毒疫苗的手段,成就了病毒疫苗的革命,开启了未来疫苗医药的新起点。据司龙龙介绍,在取得此项突破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和解决很多问题。例如:病毒容易突变,要对于突变的情况进行及时控制;针对包装效率和产量比较低等问题,要对实验方法不断优化,等等。他说,曾有一次专注于实验进程,但是在实验防护上出现小疏漏,致使自己感染了流感病毒,这让他深深地体会到了实验中潜在的安全风险,更意识到要想取得新技术的成功,必须对实验全程的每个环节和细节进行精益求精的操作,不可有半点疏忽。

鉴于“病毒变疫苗”技术创新的颠覆性和创造性,全球最大的科技新闻工作站SciPak将这一重大发现作为亮点,于美国东部时间年12月1日下午向全球媒体发布,新华社、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加拿大广播公司和香港南华早报等媒体相继做专题报道,一时间,赞美和掌声纷至沓来,学术界也展开了热烈讨论。

司龙龙作为共同一作者论文在EJMC发表

然而,与外界巨大反响不同,司龙龙十分平静,只是在







































云南治疗儿童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癫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dlfb/532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