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水峪口古村旅游区新街村薰衣草庄园
点击上方蓝字 新街村引进的薰衣草,优雅绽放,紫色的薰衣草田,风景秀丽,绵延无际,像一幅绝美的风景画。(资料片)卫明珠摄
村庄又小又穷还没集体产业,怎么办?青壮年外出务工田地荒芜,怎么办?种植农副产品却遭遇销售难,怎么办?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指明了方向,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作为山西省设在运城的唯一试点,永济市积极探索田园综合体建设模式,以“农业+旅游”“农业+文化”等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振兴乡村经济。
何为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模式是什么?田园综合体能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什么新动能?且看永济市作出的回答。
理念,如何更新
走进永济市城东街道办新街村,一条条整洁、平坦的道路连接着村头巷尾,一幢幢粉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个个风格迥异、内涵丰富的景点令人目不暇接。新街村,一个充满田园风光的秀美村庄。
提起几年前的新街村,村委会主任邓文龙坦言:“过去的新街村在周边村中,是个又小又贫穷的村子,全村口人守着亩耕地,以种植小麦、棉花、玉米等农作物为生。跟全国的大多农民一样,一家一户单打独斗,过着一成不变的小农生活。”
这种分散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已严重落伍,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在大市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新街村村民的发展理念悄然发生着变化。
年,该村决心依托永济的旅游优势,发展观光旅游业。当年,引进了薰衣草,在村边建成了占地亩的薰衣草种植基地。村民们联合起来,准备大干一场。
新街村离伍姓湖、铝工业园区不太远,每到花期,优雅绽放的薰衣草把大批游客吸引过来。紫色的薰衣草田,风景秀丽,绵延无际,像一幅绝美的风景画,置身其中,宛如置身于梦幻天堂,让游人流连忘返。
秀美的薰衣草引来了一波又一波游客,为解决游客吃饭问题,新街村建起了小吃街。薰衣草观光淡季来临,小吃街留不住客,新街村又打出了“田园社区”牌……
就在新街村一步一步充实集体经济,帮村民致富时,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永济市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李忠东说,田园综合体是个新生事物,它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探索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的关键手段。
作为山西省唯一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初具规模的永济市定计划,做方案,于年年初,申请成为田园综合体试点。经过国家、省级专家的反复考察,在省、市农业综合开发办的大力支持下,永济市成功被确定为省田园综合体试点,是运城唯一的试点县。
而此前新街村的积极尝试,已为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永济田园综合体项目包括3个产业园,新街薰衣草田园社区建设就是其中之一。”李忠东介绍,新街村被纳入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中后,引进了新意农村科技园,建成了占地亩的连栋温室大棚,成立了旅游公司,更好地把农业、观光和文化融合起来。
新街村通过观光旅游,带动了农业、民俗文化的发展,使农业集群效益凸显。而新街人的发展理念,历经了自我觉醒、政府扶持,再到生产方式的转变,已经初尝甜头。
“这些产业共带动70名残疾人就业,为附近村民提供了打扫卫生、拔草的打短工机会,每天都有几十元的收入,产生了社会效益。现在新街村年人均收入已达1.3万元。过去的穷村,变成富村。”邓文龙高兴地说。
这几天,新街村主要负责人、旅游公司负责人将要去成都都江堰全国田园综合体试点取经。他们说,下一步,新街村要把连栋温室大棚扩建至亩,把各产业的功能再完善、丰富和提升。
载体,如何选择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下,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必须走“三产融合”的发展新路径。相应的,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平台和载体的选择也要紧紧围绕这一点进行。
水峪口古村旅游区作为永济市田园综合体开发单元之一,在载体的选择上创意十足。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朝诗人孟浩然这句描写农村生活、表现恬淡自然的田园风光的诗,正是多年来水峪口古村旅游区追求的理想田园生活。
“中央一号文件好像就是给水峪口量身打造的。”水峪口古村旅游区执行董事宋怡蔓欣喜地说,“田园综合体就是把现代化的创意和农业、旅游、服务综合在一起。水峪口是一个平台,以旅游带动当地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的融合发展。”
水峪口创意农业综合体验园建设项目,在水峪口古村落景区现有文娱设施的基础上,新建3条街道,主要建筑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区、体验区、展销区、手工作坊、农家客栈、农家乐培训示范院落等,配套购置酒、石磨面粉、豆腐、醋、油5个作坊的生产设施,占地多平方米。
这个项目分三年规划建设。一期工程将于今年6月完工,建设内容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区、体验区、展销区、手工作坊等。
自从创意农业综合体验园建设开始后,水峪口景区已与十几个农业种植社合作,由合作社提供米、面、油、粉条、醋等一切农副产品,并保质保量,水峪口再进行深度或浅度加工。
“以销带产,农民根据景区的消费需求,有针对性地种植农副产品,而不用担心销路。”宋怡蔓介绍,以前农户管理技术含量低,农产品品质不高,而且农户跟风种植,导致市场饱和,农副产品销售难。加入田园综合体建设后,就不用担心这种情况了。新的发展理念可以倒逼农户提高农产品质量,使农业增产增效。
下一步,水峪口将成立山西面食基地,将山西的多种面食聚集起来,弘扬面食文化;依托创业孵化基地,鼓励更多的人创业。再建一个更大的展示中心、康养基地,配套住宿,为游客提供更多种服务。
水峪口古村旅游区的发展,已切实带动水峪口村村民脱贫致富。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水峪口村人均收入已从3年前的元~0元,增长为去年2.2万元。而如今,水峪口创意农业综合体验园的建设,无疑为水峪口人及周边村民带来更多的机遇。
综合,如何体现
田园综合体的本质在于综合性,包括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即实现“三生同步”、“三产融合”、“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协调发展,而不是在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领域单一、局部的建设。
永济着力打造“休闲观光产业园、民俗文化体验园、现代农业生产园”三大板块,进行田园综合体整体规划。新街薰衣草种植园、水峪口古村旅游区正各朝着前两个园区方向努力,而第三个开发单元——凡谷归真(山西)智能连栋玻璃温室种植中心项目,正打造现代农业生产园。
单单依靠农业,怎样体现综合性?
山西凡谷归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凡谷”)董事长张明社解释,这个农业可不是一般的农业,它是用科技提高番茄品质,以科技带动其他产业。
张明社详细介绍了“凡谷”规划的综合主题。
“第一个主题是以生产为主的番茄生态。为了种植出好吃的番茄,除了寻找适合番茄绝佳生长的土地、长势优良的种子,还为番茄植株生长提供绝佳条件,从光、温、水、肥、气温,到土壤颗粒和容重,保证了番茄的口感和营养物质。种植出来的番茄,出了棚直接就是商品。”
“第二个主题是休闲农业+养老、+教育,在‘凡谷’附近建一所国际学校,并配备体育设施、休闲娱乐场所,用教育资源吸引人、留住人。”
“第三个主题是做一个民间农副产品特色店。在店里,可以看到美食的制作过程、材料的生产过程,还可以品尝。把周边的农产品都吸纳过来,在这集散,形成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
“凡谷”占地亩,分别租用了虞乡镇南梯村、石佛寺村和东坦朝村3个村的地。
在建设田园综合体的过程中,“凡谷”作为技术公司,充分发挥科技带动作用,教周边农户科学的育苗方法,对农户进行种植培训,推广先进的种植方式,形成统一育苗、统一基础知识、统一收购、统一产品销售的标准化流程。
同时,农民实现了3种收益,收土地租金、在种植中心打工挣工资和公司联合成立合作社里,享受分红和股权收益。
张明社说,下一步,“凡谷”要建一座1.2万平方米、水肥一体化、人工智能控制的玻璃温室基地,基地将会运用很多创新因素,以智慧农业,生产出更高品质的番茄。
“对于田园综合体,永济还在摸着石头过河。通过田园综合体建设,深度挖掘全市农业生态价值,统筹农业景观功能和体验功能,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问题,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永济市委书记徐志英如是说。
浏览更多本地新闻资讯,请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
本期责编:王运涛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文章版权归运城日报社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dlfb/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