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神经生长因子临床使用相关循证评价
医学科学是实践科学,药品说明书适应症和用法的更新总是滞后于医学实践的发展,药品说明书的注册信息不能涵盖所有的药物治疗作用,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正是在医学实践发展与说明书停滞的矛盾中产生的。合理的超说明书用药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国内各方面专家在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问题上还未形成一致认识,司法实践中,药品说明书常常成为判断医师用药是否存在过错的重要依据,且已经发生了很多超说明书用药导致的赔偿案例。因此,如何规范医疗服务中的超说明书用药行为,减少临床治疗中药品的不规范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同时也让医务人员在超说明书用药时摆脱两难困境,已成为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面临的重要挑战。《药品超说明书使用循证评价》一书主编赵志刚主任、费宇彤教授正是从这个出发点,发起了药品超说明书使用的收集和循证评价。
赵志刚——首都医科医院
费宇彤——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
小捷为您整理了此书中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在视神经炎、吉兰-巴雷综合征、脑卒中和周围神经病变及损伤的超说明书使用的循证评价,快来阅读吧!
鼠神经生长因子视神经敷贴治疗视神经炎超药品说明书使用类型
□给药剂量、频率□适应人群□适应证√给药途径
超药品说明书用法
视神经敷贴
证据类型
√治疗指南□专家共识□国外说明书□专著、教材□临床路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RCT试验)
□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其他类型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
证据说明
MICROMEDEX中推荐内容:无
推荐意见
★★★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神经眼科学组.视神经炎在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眼科杂志,,50(6):
鼠神经生长因子用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治疗
超药品说明书使用类型
□给药剂量、频率□适应人群√适应证□给药途径
超药品说明书用法
20μg/支,用2ml注射用水溶解后肌内注射,每日1次,4周为一疗程
证据类型
□治疗指南√专家共识□国外说明书□专著、教材□临床路径
□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RCT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其他类型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
证据说明
MICROMEDEX中推荐内容:无.
年中国神经生长因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协作组《神经生长因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1]指出,神经生长因子(NGF)在GBS、多发性神经炎、脊肌萎缩症、骨折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用法用量:20μg(U)/支,每次1支,用2ml注射用水溶解后肌内注射,每日1次,4周为一疗程,根据病情轻重可遵医嘱多疗程连续给药.
刘红波等(年)[2]报道,采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GBS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NGF4μg/d肌注,疗程2个月。结果提示,NGF对GBS患者受损的周围神经和感觉神经均有显著治疗作用.
推荐意见
★★
参考文献
[1]中国神经生长因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协作组.神经生长因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华神经医学杂志,,4(11):—.
[2]刘红波,方树友,张炳谦.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例疗效观察.山东医药,,47(10):38.
鼠神经生长因子用于脑卒中的治疗
超药品说明书使用类型
□给药剂量、频率□适应人群√适应证□给药途径
超药品说明书用法
肌内注射,20μg/支,一次1支,用2ml注射用水溶解后肌内注射,每日1次,4周为一疗程
证据类型
□治疗指南√专家共识□国外说明书□专著、教材□临床路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RCT试验)
□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其他类型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
证据说明
年中国神经生长因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协作组《神经生长因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1]记载,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高血压脑卒中(ICH)患者疗效观察发现,在ICH及其继发的缺血损伤过程中,NGF对损伤神经元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可减少神经元死亡。外源性NGF早期能通过保护神经元提高存活率,晚期能通过促进胶质细胞适度增生、神经纤维生长来促进血肿灶周围神经功能的恢复。外源性NGF对脑梗死急性期疗效优于恢复期。NGF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病情的改善,促进其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可能与NGF促进病灶区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再生、促进受损神经组织蛋白、核酸和脂质的合成及糖的利用并维持再生神经元的功能有关,这些作用有助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用法用量:20μg(U)/支,每次1支,用2ml注射用水溶解后肌内注射,每日1次,4周为一疗程,根据病情轻重可遵医嘱多疗程连续给药时开英报道(年)[2],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的评分,观察组(40例)显著优于对照组(40例);在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各项生存质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推荐意见
★★★
参考文献
[1]中国神经生长因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协作组.神经生长因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华神经医学杂志,,4(11):—
[2]时开英.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对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6(12):—
鼠神经生长因子用于周围神经病变及损伤的治疗
超药品说明书使用类型
□给药剂量、频率□适应人群√适应证□给药途径
超药品说明书用法
用于周围神经病变及损伤的治疗
证据类型
√治疗指南□专家共识□国外说明书□专著、教材□临床路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RCT试验)
□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其他类型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
证据说明
MICROMEDEX中推荐内容:无.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防治指南》[1]中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西医治疗原则中常规治疗中的营养神经药物中列举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注: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神经生长因子均为鼠神经生长因子),但未给出具体的用法用量刘燕荣等[2]收集了国内外关于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实验,共纳入41篇,合计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其中35个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6个研究为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mNGF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提高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运动传导速度方面、mNGF组优于对照组;可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情况。疗程为14天,采用局部注射mNGF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肌内注射治疗组。采用剂量为AU,疗程为14~30天,肌内注射mNGF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局部注射治疗组;不良反应主要有注射部位疼痛、注射部位硬结、发痒、皮疹、发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缺血性肌挛缩。仅注射部位疼痛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不良反应程度轻微,无需特殊处理或仅进行对症处理即可缓解,并于治疗结束后消失,安全性较好.
王德胜等[3]为寻找周围神经损伤后更为理想的疗法,采用腓肠神经抑制,术后以mNGF损伤局部注射治疗,用量为U,qd,20天为1个疗程。疗效评价结果显示,优良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即mNGF的疗效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与局部注射使用密切相关.
陈庆真等[4]评价了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其中试验组局部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用法为鼠神经生长因子20μg,用2ml注射水溶解后,在周围神经损伤处局部注射,1次/日,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全身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用法为鼠神经生长因子20μg,用2ml注射水溶解后,肌内注射,1次/日,4周为1个疗程。两组优良率与有效率相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13例出现注射部位一过性痛,其中1例患者口服镇痛药物缓解;对照组中12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一过性疼痛,未做处理。结果提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安全有效,局部注射疗效优于全身用药.
推荐意见
★★★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防治指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9(22):
[2]刘燕荣.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系统评价.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王德胜,黄烈天,杨兴桃,等.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局部注射治疗周围神经缺损伤的临床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32(3):-
[4]陈庆真,施明祥,刘盛飞,等.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国组织工程研究,,18(33):-
年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药物上市迄今,它在帮助众多深受神经系统损伤所困扰的患者重获健康的同时也收获了大量的临床文献,它们客观记录了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性、安全性。据不完全统计,上市10余年间仅与神经生长因子有关的临床文献就有余篇,涵盖约6万名病患,基础研究更是不计其数。正基于此,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已经被“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脑损伤神经功能损害与修复专家共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防治指南”等多项指南、共识收录。大量的临床应用及循证医学研究正是对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效果的认可。
从以上对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的超适应症介绍可以看出,金路捷(鼠神经生长因子)除了用于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还能够广泛应用于治疗视神经损伤、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损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小儿脑瘫、手足口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它是通过促进神经损伤修复发挥作用。金路捷是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的治疗中枢和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性药物。
参与评论得10枚海星:
1.本文底部点击,畅所欲言吧!
2.位居前十名评论者将获得10枚海星;
3.数据统计将于年10月27日15:00截止;
4.注册会员+发给小捷,海星直接派发到账户哦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进入学分课堂去领取学分吧!
小捷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dlfb/4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