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医好故事福医好集体之护理学院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前身为护理学系,创办于年,是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开设护理学专业最早的院校之一,也是福建省高等院校设置的第一个高等护理学专业。

学院设有人文护理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5个教研室,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等。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环境整洁、优美,布局科学、合理,设有模拟病房、高仿真实验区、重症监护实验区、老年及社区护理实验区、妇儿科护理实验区、护理技能实验区、院前急救及美学形体综合训练教学区、技能示范教学区及先进的中央控制系统等。总占地使用面积平方米,实验教学设备资产投入近千万元。此外,还拥有功能齐全、协作紧密的临床护理教学基地,其中包医院、国内首批通过美国JCI医院、全省优医院11医院5所,以及福州市卫计委下属的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11个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能充分满足本专业临床实践教学需求。

30多年来,在学院的创建人、学科带头人姜小鹰教授以及现任院长李红教授的带领下,建成了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勇于创新、热爱护理事业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80人,其中高级职称者51人,中级职称者2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5人。专职教师中90.9%获硕士以上学位、36.4%获博士学位。近年来,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福建省巾帼文明标兵岗”、福州市“五一先锋岗”等荣誉称号。教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科技领军人物、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等各类荣誉多项。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建成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护理学特色专业、国家级《护理管理学》精品课程、国家级人文护理教学团队、国家级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等8项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以及4门省级精品课程、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等建设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华护理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福建省科技奖三等奖3项,福建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福建省护理科技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以及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近5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各级各类教学、科研项目88项,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项,获得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资助1项;发表研究论文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22篇;获得各类科研项目奖项42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9项;主参、编教材49部,其中主编19部,副主编7部。

目前护理学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3人;成人教育本、专科学生人。创建了以课堂——校园——社区——医院为一体的系统教育方式,使在校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利用所学护理专业知识为社区群众开展健康教育、培训急救措施、测量血压体重、入户实施居家护理等服务,受益居民达15万人次,打造出护理学专业特色品牌。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主流媒体都作了跟踪报道,广受社会赞誉,近三年学生实践活动获省级表彰60余项,成为福建省志愿者服务的先进典型。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福建省护理学科领域中的带头人,并以实际行动为母校赢得了社会赞誉。

学院是两岸四地“华夏高等护理教育联盟”21所创办院校之一,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芬兰、瑞典、丹麦、澳大利亚、英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和港澳台等地区的护理院校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研究、教师互访、学生交流,拓展了师生视野,为学院的发展创造机遇。

随着社会对高级护理人才需求的增加,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学院秉承“精品、精致、精英”的办学理念,不断进取,以“省内领先、国内一流、面向世界”为发展目标,办出特色求发展,打造品牌争一流,以优秀的师资、优质的教学,培养引领未来的杰出护理人才。

机构设置

学院领导

党委副书记:何颖义(主持党委工作)

院长:李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副院长:陈明霞 副教授

副院长:胡蓉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大一的主要课程(参考级)

大一上:人体形态学、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大学英语1、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军事理论、体育1、形式与政策1、有机化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大一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护理学导论、生理学、生物化学、大学英语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2、体育2(项目自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入学有考试哦

英语分班考,新生手册考试未定。

本学院本科阶段学制

修业年限为四年,医院实习。

本学院知名校友

姜小鹰

女,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原院长;第43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为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后第一批考入大学毕业的专科生,年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专业获专升本学历。从事临床护理及高等护理教育工作近40年,年至年在福建医院手术室、护理部从事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年以来在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从事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表彰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全国妇联表彰的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福建省政府表彰的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优秀人才、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福建省巾帼建功标兵、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年践行“福建精神”特别荣誉奖、福建省“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先后主持国家教育部、省厅级科研项目3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SCI收录论文8篇,获国家授权专利1项。获得全国及省、厅级各类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共30多项。主编全国规划教材及书著29部。

肖惠敏

女,年生,护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年于福建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年于福建医科大学获老年医学硕士学位,年于香港理工大学获护理学博士学位。.7-.7于美国TheUniversityofWisconsinSchoolofNursing访问研修。主要从事老年护理与姑息护理的研究工作,在老年人长期照护与晚期癌症患者心理干预等方向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参与国际、省厅级科研课题12项;获得了各类各级科研成果奖10项;在《CancerNursing》、《JournalofClinicalNursing》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翻译国外著作2部,副主编护理专业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参编10部。

胡蓉芳

女,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妇儿教研室的专职任教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省厅级科研课题多项;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计划、福建省卫生系统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发表30余篇论文,其中5篇为SCI期刊上(影响因子累计17分);获国家专利2项;参编全国统编教材、专著20余部。同时,在进修深造方面,胡蓉芳同志先后赴丹麦、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学习,年获“田家炳教育基金”资助赴香港理工大学访学,年获省教育厅留学基金资助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学。

各课程对应的学分

重要专业课学习指导建议

人体形态学

这是一门基础专业课,相对于其他专业课而言,不算太难。老师上课讲的重点章节内容以及特殊的名词解释等,都要认真做好笔记,方便考前复习。平时可以借助3D-body等软件认识人体结构,可以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期末复习时可以参考白皮练习册,查缺补漏,熟记知识点。要好好把握实验课可以接触标本的机会,牢记标本的形态结构。

有机化学

由于是考察科,所以不会太难,记住重点方程式,通过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即可。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但是只考一份试卷,满分制。病理学学习的内容比较具象,除了上课认真听讲以外,课后及时记忆名词解释与病理形态也是极其重要的。实验课上要认真观察,结合标本有助于记忆。《肿瘤》和《炎症》两章是要重点看的,还要特别注意书中提到的具有描述和比喻性质的概念(包括其发生机制),如槟榔肝,以及一些疾病的演变与转归过程;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机制和规律的学科,与生理学有共通之处,上课认真听讲是最为重要的。我们要在课上理解每个发生机制,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请教,理解最最最重要!!!可以用图表来表现病理生理改变,并用联想,谐音等方法加强记忆。

生理学

分为理论和动物实验,实验课上可以验证一些书本上的理论,加深印象。上课一定一定要好好理解,学好生理对于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帮助是很大的。生理学的名词解释比较好记忆,充分理解后就不用担心记不住的问题了。课后可以借助白皮练习册多做选择题,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巩固。

生物化学

主要分为动态生化和静态生化两部分,静态部分主要讲基本物质——糖、脂、蛋白质、核酸、酶(一般放在蛋白质里)、维生素等;动态部分讲这些基本物质的代谢(生物合成和生物分解)途径。学习静态部分可以按照老师的讲课内容进行重点记忆,每一类基本物质需要掌握的内容相差无几。学习动态部分首先掌握几个核心的代谢过程,比如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糖的生物合成、脂类的分解和合成等,转化成结构图有助于代谢途径的记忆。

学院特色

①师资力量雄厚(博士生导师)

姜小鹰女,第43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护理学会理事长;福建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原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姜小鹰教授从一个护士到立足于平凡岗位的护理教师,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工作中奉献自己。她不仅在创建福建省高等护理教育完整体系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在社区护理、护理科研方面作出卓越的业绩。她以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赢得了同行的尊敬和信任,在大家心中塑造了一个实干家的形象,树立起光辉的新时代女性形象。

李红女,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现任院长,医院副院长,党员,年7月毕业于华佗上海医科大学高级护理系,年获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理学硕士学位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主任护师,福建医科大学硕士生、博士生导师,福建省护理中心主任,福建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多个护理科研项目并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中华护理学会科技进步奖、福建省第十届运盛青年科技奖、第七届福建省青年科技奖。其被共青团福建省直属机关委员会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被卫生部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卫生系统护理事实专业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②实验教学环境及设施完善

年为适应21世纪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支持和鼓励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学院调整、更名、成立了“校、院两级”管理的“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承担护理学专业以及全校相关专业护理学技能训练的实验教学任务,实验室的功能转换与拓展为:实验教学的设计和研发、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建设、实验教学的实施与管理、实验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

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环境整洁、优美,布局科学、合理,设有示范教学区、护理技能实验教学区、妇儿科护理实验教学区、重症监护实验教学区、模拟病房、社区老年护理实验区和综合训练实验教学区,包括1个护理学示教室、6个护理技能训练室、3个实验教学准备室及护理研究室、成人普通病房、成人骨伤科病房、康复护理学实验室、社区护理学实验室、老年护理学实验室、儿科护理学实验室、婴儿沐浴室、产房、妇产科护理学实验室、重症监护实验室、护理美学形体训练室和院前急救训练室、高仿真实验室、讨论室及护理综合实验室,总占地使用面积平方米,实验设备资产投入台件,共计余万元,其中万元以上设备有件,总计.74万元,能满足本专业实验教学需求。

指导老师:张桥

编辑:唐睿

审核:王妍

投稿邮箱:fjydb

.







































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小孩白癜风能治好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dlfb/367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