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证据评价及其循证转化的研究进展

本文来源:靳英辉,高维杰,李艳,商洪才,谢雨露,孙文茜,魏红悦,唐琪.质性研究证据评价及其循证转化的研究进展.中国循证医学杂志,,5(2):-.

科学研究方法按照研究性质分为量性研究(quantitativeresearch)和质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美国护理学家将质性研究引入护理专业后,护理质性研究迅速发展,对护理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并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而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2]。质性研究方法可以用于理解人类独特的、变化的本质,用于描述和促进对某些人类经验或经历的理解[3]。与量性研究相比,质性研究更强调主观性、个体性、相对性,注重对整体的理解。质性研究在护理科研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4],并且有与量性研究综合运用发展的趋势[5]。质性研究的论文数量逐日递增,其研究结果的证据转化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将探讨质性研究的证据评价及其循证转化方法,以促进质性研究结果的临床合理应用。

质性研究循证转化的必要性?

循证护理强调将研究证据与临床实际和患者的价值观相结合。在这个结合过程中,不仅需要量性研究的支持,还需要运用质性研究的结果提供患者对疾病或护理的体验、态度、信仰、心理变化等[3],以保证提供给患者最“适宜”的干预方案,体现出护理学科的科学性、人文性和伦理性[6],从而更好地促进临床护理证据在实践中的应用,这即充分体现以“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采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护理诠释了循证护理尊重和结合患者价值观的理念。

指南是连接证据与实践的桥梁。20年,随着循证医学及其对指南的影响,医院(InstituteOfMedicine,IOM)组织了国际专家,对指南的定义进行了20年来的首次更新,即:指南是基于系统评价的证据和平衡了不同干预措施的利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佳保健服务的推荐意见[7]。可见基于系统评价和证据分级基础上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已经成为制定指南的国际趋势。质性研究作为研究方法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可以弥补量性研究的诸多不足。指南的制定者也应当把质性研究的结果作为指南制定的参考或证据。那么如何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把质性研究进行评定和整合并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是护理研究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2质性研究的质量评价

证据是循证实践的基础和依据,护理质性研究同量性研究一样,也需要经过严格评价才能成为循证护理实践的参考依据。

2.质性研究的方法质量评价

Guba早在年即提出质性研究应注意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应用性、一致性和中立性,他同时指出这四个评价指标相当于量性研究中的内在效度、外在效度、信度与客观性,具体比较见表[8]。

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评价比较

评价指标

质性研究

量性研究

真实性

所收集资料的真实程度

等同内在效度

控制不相关变量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的影响

应用性

研究所收集的资料对于被研究对象的感受与经验可以有效地转化成文字性陈述

等同于外在效度

研究结果可以推论到外在现实世界的可能性

一致性

研究者如何运用有效的策略收集可靠的资料

等同于信度

研究结果可以被重复测量,一致性稳质性高

中立性

研究的重点在于对研究伦理的重建,从研究伦理的重建过程获得可信的资料

等同于客观性

研究过程中对于研究资料的收集不会受到研究者个人的主观影响而误导结果

目前关于质性研究的评价标准仍没有统一。质性研究的方法学有现象学研究法、扎根理论法、历史研究法、民族志法、行动研究法等。资料收集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小组讨论法及文献或档案回顾法。多数研究者对质性研究进行评价时重点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专业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dlfb/351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