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循证医学说它们是过度治疗,你觉得呢

文/Jimmy

美国方面近日发布了一份指南草案,用大数据结论直指目前临床上不少常用检查根本就是过度诊疗,建议医师们谨慎使用。

提出这一指南草案的是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它最明确的标签就是循证医学,是一个旨在通过循证医学帮助临床服务提升效率和效果的独立组织,这意味着在美国,它的公信力还行。

再好的公信力也没用,指南草案毫无意外的引发了美国医师的大吐槽。毕竟草案提及的几种检查方法在临床中是很常用到的,如果这些方法都是过度诊疗,那么一旦不做检查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时,谁来背这个锅?

▼草案中,这些检查涉嫌过度诊疗

盆腔检查

草案认为,针对常规妇科、产科患者的盆腔检查,不能降低其全病种的死亡率、特定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及其生存质量。

换言之,除宫颈癌筛查及淋病、衣原体感染患者外,草案不建议其他无临床症状的女性做盆腔检查,因为该方法不会增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反而会让她们白白添了额外不适和花费。

静止或动态心电图

大数据显示,无症状的成人没必要接受静止或动态心电图的冠状动脉疾病筛查。不过,现有证据暂时还无法评估对中度或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进行静止或动态心电图筛查的好处与缺点,只得出不太必要的结论。

手术前胸片

草案认为,手术前X光胸片对一般患者而言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除了增加患者额外经济负担外没有太多意义。

同样,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也发表指南称,在常规外科手术时,术前X光胸片没有价值。

怎对头痛的CT扫描

针对头痛的头部CT检查被认为是“5大临床应用价值不大的急诊惯例”,这说法源自《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期刊文章。

其他四个“不光荣”上榜项目分别是:①对不符合国家急诊X光使用标准的颈椎外伤患者进行CT扫描,②对没有肺栓塞指征的患者使用CT诊断,③对没有高风险特点的腰椎疾病患者使用磁共振检查,④对无出血症状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查。

颈动脉超声

草案还认为,对无症状人群使用颈动脉超声来评估中风风险是没有必要的,美国血管外科学会认为,只有2%的无症状颈动脉疾病患者,会出现继发性严重不良的神经系统问题,所以使用颈动脉超声存在过度使用医疗资源的嫌疑。

▼美国医师表示这锅我们不背

那么在临床一线的医师读者的反应会是如何呢?小编看了下该文章的讨论区,有上百条回复,很明显医生们并不买账!大家都认为这是监管层在甩包袱,希望医师减少开具各类诊断以此来降低医疗支出,很多医师网友“机智”的看穿了这一切,我们看看几个获得高票点赞的神回复。

妇产科劳拉:

道理我都懂,但是我确实通过盆腔检查发现了很多问题啊(从阴虱到癌症都有!),有些私密状况患者会隐瞒,不做盆腔检查怎么知道?!

神经科克雷格:

很多检查程序其实是为了安抚家长对医生误诊的担忧,称之为防御性检查。在我们的工作中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经历,比如当一对焦虑的父母带着疑似脑震荡晕过去的孩子看急诊时,你敢不开具CT检查吗?真出现问题了,诊断指南可救不了你。

内科布兰登:

监管层从大数据层面分析,确实有些检查不会改变整体人群患病情况,但是就个体而言则完全不一样。作为医师,我要为我面前的患者负责,文章中不建议做的检查我都会去做的,因为我不希望因为一点疏漏而给我的患者造成巨大的风险。

内科杰德:

也许吧,也许99.9%的患者确实没必要接受上述检查,但万一遇见那0.1%,医疗事故律师会很开心的和你一起讨论你后半辈子的钱怎么省着花。这个前提下,谁敢说CT/MRI不是必须?

家庭医师史提芬:

如果某个医师不做上述检查而出现医疗事故,那么患者的律师会马上找个专家来证明那些检查是很有必要的,是因为医生的失误才导致患者没有及时受到必要的检查而引发事故!科学有效性和常识并不是一直能够共处。

▼循证医学大数据和现实有差距怎么破

太平洋两岸虽然国情体制大不相同,但是就医疗某些方面还真“同是天涯沦落人”,两国监管层/民众都希望医师尽量减少检查和治疗,并称一些大数据指向的检查为“过度医疗”,但在临床实践中也许还不能非黑即白的做医疗决断。

在我国,患方尤其警惕“过度医疗”,认为院方的真实意图是加收医疗费用。

年“八毛门”事件是最典型的案例,一个婴儿医院怀疑为先天性巨结肠,建议手术,但患儿使用开塞露排便后家长认为院方系恶意过度治疗,媒体更以“八毛钱解决10万元治疗方案”为噱头大肆渲染为院方的过错。最后的结论以院方诊断无误,治疗方案亦是正确方向作为结题,只是大家又不屑







































白癜风患者工程
头部白癜风和白癜风的区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dlfb/345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