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院士心血管疾病管理,中医药大有可为
10月13日,以“全守护,心未来”为主题的阿斯利康第六届心血管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会场群英荟萃,专家们各抒己见,围绕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及管理等展开了全方位讨论,共同探索我国心血管疾病管理发展之路。
盛会上,医院张运院士就传统中医药用于心血管疾病诊疗的研究证据发表了精彩演讲。
张运院士
1中医vs.西医:我们不一样!张运院士首先分析了中医和西医的不同。现代医学被认为属于“循证医学”,而祖国传统医学(TCM)更多被认为是“经验医学”,两种医学模式可以说是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
中西医的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中医治疗目的在于恢复体内阴阳平衡;西医则重视排除病因,故名“对抗性医学”。
另外,中医视患者为整体,采用成分、配比复杂的个体化复方,注重调节整体功能;而西医着眼于解决局部病灶,治疗方法相对较为单一。
从心血管疾病角度来看,现代医学治疗难以完全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也有诸多挑战;但中医在心血管病的防治中能否发挥一臂之力,尚不明了。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用现代科研标准检验存在困难。
在曾接受过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3种治疗的中国患者中,71.2%更喜欢中西医结合方案,18.7%首选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效好的认可度很高。然而,中药制剂成分、机制复杂,难以阐明;中药在上市前未经历和西药同样严格的审批程序,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不足等问题也存在。
可喜的是,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进步推动了中医现代化的步伐;但大部分有关中医的RCT样本量小、缺乏硬终点数据、随访时间短、结果变异大,不被西方学术界认可。
这种背景下,能够发表在高分国际期刊上为数不多的中医药学术研究论文,就显得尤为可贵。
2中医药之光:血脂康,具有心血管硬终点获益的中成药张运院士综述:血脂康具有ASCVD获益证据年,张运院士的研究团队在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IF19.87)上发表了有关中医药用于心血管治疗的大型研究综述(图1)。这一综述旨在系统评价中医药在心血管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阐明中药活性成分在心血管病中的药理作用和可能机制。
图1张运院士团队发表于《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的综述
张运院士研究团队回顾了近30年所有中药的RCT研究,分析了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与糖与期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与慢性心衰(CHF)等多个疾病领域的中药与西药/安慰剂疗效对比。最终发现,在防治ASCVD方面,仅有4项研究是以临床硬终点为观察指标的,而血脂康是其中唯一有显著性差异的药物(图2)。因此得出结论,防治ASCVD,血脂康是有确切硬终点获益的中成药。
图2中医药治疗ASCVD和CHF的结果汇总
CCSPS,开启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循证之门其实,血脂康的心血管获益早就得到了大型RCT研究的证实。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CSPS)(图3)就发现,血脂康可以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是国人调脂治疗的优选。
图2CCSPS发表于《AmericanJournalofCardiology》
这是首个针对中国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长期随访研究。研究对象血脂康,是以特制红曲为原料精制而成的天然调脂药物,富含多种有效成分。
本研究选取了19个省、市、自治区,65家中心的例18~70岁冠心病患者(包括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其共同特征是有既往心梗史,总胆固醇(TC)4.40~6.47mmol/L,甘油三酯(TG)≤4.52mmol/L。受试者经安慰剂和饮食控制1个月,1:1随机分组为血脂康0.6gbid治疗组(n=)及安慰剂治疗组(n=)。研究主要终点为主要冠脉事件,包括非致死性心梗和冠心病死亡,平均随访4.5年。
研究发现,比起安慰剂,血脂康治疗可显著降低临床终点事件:降低冠心病事件风险45%、冠心病死亡风险31%以及全因死亡风险33%(图4)。CCSPS与国外同期研究(4S、LIPID、CARE)结果相似,奠定了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循证基础,被国内外多部心血管防治指南所引用。
图4血脂康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
张运院士认为,RCT证据显示,部分中药可有效治疗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糖尿病前期、ASCVD和CHF,部分中药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和可能作用机制已被阐明。中药可用于心血管病一级和二级预防及治疗,但亟需严格设计的RCT以评价其对心血管病远期死亡率的影响和安全性。
3展望未来: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除了张运院士团队的大型综述及CCSPS研究之外,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或机构网站上关于我国传统医药的研究或评论文章也不断涌现。年6月,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发布《传统中医可能使部分心脏病患者获益》一文(图5),引起了强烈反响。
图5ACC发文
今后,关于中医药的大型循证医学研究势必会越来越多,中医药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领域疾病诊治的证据也会更加完善。我们期待祖国传统医学在国际上的地位能不断提高,相信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专家简介张运院士
张运,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心脏病学院Fellow(FACC)、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荣誉Fellow(HonoraryFASE)、欧洲心脏病学会Fellow(FESC)、山东大学终身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院、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0医院的荣誉教授。现任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和卫生部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医院心内科主任,兼任亚太超声心动图学会副主席、亚洲心脏病学会名誉主席、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生物与医学学部委员、教育部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副主席、中国心脏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心脏联盟副主席等学术团体职务、担任NatRevCardiol,JAmCollCardiol,JACCCardiovascImag等5种SCI收录杂志的国际编委、《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总编辑、《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循环杂志》副总编辑等国内20多个杂志的编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动脉粥样硬化,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课题、国家“”项目课题、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迄今发表SCI收录论文余篇,部分论文发表在NEnglJMed,Lancet,JAMA,NatMed,PharmacolRev,CellMetab,JACC,EurHeartJ,PNAS,Gastroenterol,NatRevCardiol等国际高水平的杂志。主编专著13部,参编专著33部。发表论著被国内外文献引用余次,-年连续五年入选国际爱思维尔出版社评选的“中国高被引学者”。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山东省十大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5项、三等奖14项。他多次代表中国赴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主持国际会议并发表讲座,多次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讲学,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获得美国心脏病学院“国际交流奖”、亚太心脏协会“学术领袖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第一、二层次入选者、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华医学会“终身成就奖”、首届中国医师奖、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等荣誉奖励20余项。
看过,请点这里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yjz/8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