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第三届生殖健康论坛暨人民卫生
虹桥飞凌于辽水,古渡再建于盛京,画舸曲渚过,如在梦中游。年10月26日-28日,由沈阳盛京医学杂志社主办、中国医院产科承办的《第三届盛京生殖健康论坛暨助产新技术新理念论坛》在沈阳北约客维景国际大酒店胜利召开,以论坛相期,新书相许,付同心之雅会,托意趣之良游。
会期2天半,本届论坛邀请国内著名妇产科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和专项、技能培训,旨在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妇产科诊疗技术水平,促进妇产科学事业发展,探讨学术原创精品,驱动学术发展创新,为临床、科研、管理人员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届时举办人民卫生出版社《母胎医学疑难危重病例解析》、《母胎医学临床诊疗及护理流程》新书发布。
27~28日精彩回顾
杜贤总编辑
用学术原创精品驱动学术创新
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教授指出原创精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文化动力,通过“互联网+医疗+教育”、“整合六大资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途径,培养卓越的医药人,促进全民健康,全媒体全周期全方位为人民健康服务。学术原创精品是以教材建设为载体和抓手,构建国家卫生人才平台和基地,融合打通医药学教育全程,服务医学生职业发展,实现以“治疗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的创新发展。随后,杜贤教授介绍了临床专业教材妇产科学1-9版、中华妇产科学、实用妇产科学等原创经典图书的的发展历史,医院刘彩霞教授对专升本、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诊治指南等多部教材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全程助力了妇产科医师的成长。最后杜贤总编辑作出深刻总结:不忘创新学术培养新人初心,牢记以文化人以文载道使命,坚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发展妇产科学服务人民健康。
程蔚蔚教授妊娠合并宫颈癌的治疗策略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医学分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程蔚蔚教授带来了“妊娠合并宫颈癌的治疗策略”的精彩讲座。程教授从定义、临床症状、疾病特点、诊断、治疗等方面介绍了妊娠合并宫颈癌的临床处理方法。妊娠合并宫颈癌是妊娠期第三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常较为年轻,病灶生长快,大部分早期宫颈癌无明显临床症状,容易与妊娠并发症混淆而被误诊及延误治疗。妊娠合并宫颈癌的诊断应按宫颈癌诊断程序进行,妊娠期进行阴道镜检查是安全可靠的,但应避免宫颈搔刮;MRI为其首选影像学检查但不推荐增强MRI;其治疗原则主要取决于宫颈癌FIGO分期、淋巴结状态、肿瘤组织学类型、妊娠状态、患者与家庭对生育的渴望程度,需要根据患者需求及疾病发展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陈倩教授妊娠早期超声评估胎儿结构的可能性中华围产医学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华围产医学会北京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及常委、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陈倩教授分享了“妊娠早期超声评估胎儿结构的可能性”,陈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国际妇产科超声协会ISUOG关于11-13+6周胎儿超声安全性说明,提出只要胎儿在多普勒超声声波束外,不存在胎儿安全隐患。随后,陈教授向大家介绍孕中期仍是进行评估胎儿结构的标准时间,但孕早期进行胎儿解剖结构评估具有可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除外重大异常的优势。孕早期超声可以对胎儿的头部、颈部、腹部、肢体、生殖器、脐带、心脏和脊柱等解剖结构进行评估,可对21三体、Turner综合征等多种异常进行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随后,陈倩教授提出孕早期超声应用2D超声分辨率优于3D和4D,11周至13+6周行胎儿超声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广泛推广。最后陈倩教授谈到孕早期超声在双胎妊娠中的应用,指出判断绒毛性的最佳孕周为5-14周,判断羊膜性的最佳孕周为>11周。
常青教授妊娠期子宫破裂中华医学会产科学组委员、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常青教授为就“妊娠期子宫破裂”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常青教授向大家讲解了多例妊娠期子宫破裂的临床案例,一例例触目惊心的临床案例让与会者再一次意识到早期诊治子宫破裂的必要性。常青教授强调,由于以病理性缩复环为体征的典型子宫破裂在实际临床中并不常见,因此,及时早期发现患者腹痛、烦躁、生命体征及胎心胎动改变等临床症状对子宫破裂的诊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后常青教授谈到妊娠期子宫破裂的问诊特点及技巧,并指出持续血气分析、超声微泡造影技术在诊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常青教授强调,只有做到早诊断、早手术、早输血,才能有效降低子宫破裂的发生及保证其母儿预后的安全。
刘彩霞教授生殖健康一体化管理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母胎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妇产科主任刘彩霞教授从生殖健康、辅助生殖、母胎医学、一体化管理四个方面,带来了“生殖健康一体化管理”的精彩学术讲座。年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上提出生殖健康新理念,而刘彩霞教授于中国医院提出了生殖健康平台搭建及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整合优势中心及科室,以母胎医学中心带动生殖健康中心,进行辅助生殖-产前诊断-新生儿管理,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刘彩霞教授追根溯源的介绍了辅助生殖的发展史、辅助生殖技术以及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绒毛采集、羊水采集、脐血采集),随后介绍了PGS适应症:38岁以上的高龄女性、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不良孕产史的患者PGS适应症。随后,刘教授谈到所有妊娠孕妇都应该进行产前筛查,包括影像学、血清学、无创DNA检测,而对于产前筛查出现异常的孕妇,建议尽早进行产前诊断,包括影响学检查(超声、胎儿磁共振)、遗传学检测(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因)以及生化检测,并医院产科在双胎、胎儿畸形以及复杂性胎儿畸形等方面的诊疗流程,以及年发表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社的发表的关于双胎妊娠、子宫外产时处理、胎儿镜激光治疗等方面的五个技术规范。最后,刘彩霞强调母胎医学需要产科、妇科、新生儿科、超声科、遗传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介入科、内科、营养科、康复科等多学科合作,通过规范化、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惠及母婴。
魏正强主任妇产科论文撰写要点及常见问题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社编辑部魏正强主任进行了“妇产科论文撰写要点及常见问题分析”的精彩讲座。《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学杂志》是国内外较为权威的杂志,受到广大妇产科医生的喜爱,杂志投稿、审稿过程严谨、规范。魏主任首先介绍了国内母胎医学论著和论文发表情况,其中刘彩霞教授发表的多篇高水平论著在母胎医学领域具有非常主要的影响。随后,魏主任介绍了《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学杂志》基本情况和投稿流程,重点强调了论文撰写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选题需要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可行性;注重科研方法的选择;临床研究设计需要建立科学假说,要遵循随机化原则、对照原则、盲法原则;所有研究需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深刻剖析研究结果,图表、极限数值、计量单位、科技名词应用需规范准确;讨论需体现文章特色、优缺点、局限性、与国内外研究的差异;引用文献需要至少2/3近5年文献。魏主任同时列举了常见的退稿原因:选题无新意、科学性差、统计学方法错误、写作水平差、抄袭、一稿二投等。最后魏正强主任通过真实案例分析了投稿过程中常见错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孟涛教授妊娠合并风免疾病辽宁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产科主任孟涛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妊娠合并风免疾病”的精彩分享。孟涛教授首先介绍了妊娠期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特点,随后详谈了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妊娠时机、妊娠禁忌症、孕期系统规范检测、终止妊娠时机时机以及SLE复发的处理。孟教授强调妊娠28周后,应该每2周进行1次脐动脉血流Doppler,必要时每周1次,注意子痫前期或FGR,缩短随诊间隔。随后,孟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APS)的管理流程,对于没有血栓史,但发生1次及以上死胎、大于2次妊娠12周内胎儿丢失、1次及以上胎盘功能异常的早产的人群,妊娠前应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d),明确妊娠后改用预防剂量的普通或低分子肝素,至分娩后6周。孟教授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妊娠期抗SSA、SSB抗体阳性以及妊娠期风湿性关节炎的管理,强调妊娠合并风免疾病应注意预防骨质疏松症,这也是指南推荐的。
肖梅教授孕期营养与体重管理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围产营养与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肖梅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孕期营养与体重管理”的精彩报告,通过“学习+解读”、“讨论+分享”国内外知名专家发表的论著,肖教授提出在临床上主要以孕前BMI作为妊娠前超重和肥胖的衡量标准。妊娠期肥胖是妊娠期糖尿病和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增加了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病风险,也增加了巨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病风险。妊娠前降低体重,有助于增强肥胖孕妇的生育功能,降低胎儿丢失风险。妊娠期肥胖需要进行孕期生活干预、运动、精神心理支持,减重方式主要是饮食管理和运动锻炼。肥胖的孕妇分娩前建议麻醉会诊,产后预防感染和深静脉血栓,产后建议母乳喂养。肖梅教授提出控制体重应从“备孕开始”,合理膳食最为重要,体重控制按照个体化原则,设定孕期体重范围。最后肖梅教授总结:孕期体重管理从备孕开始,个体化指导,才能完美妊娠。
石芳鑫教授从指南与共识谈孕产妇钙营养重要性辽宁省妊娠免疫学会妊娠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大连医院产科主任石芳鑫教授通过大量文献分析及指南解读为大家带来“从指南与共识谈孕产妇钙营养重要性”精彩分享。WHO指南建议,自20周至分娩,推荐钙摄入量较少的孕妇进行日常补钙,每日口服剂量为1.5-2.0g。《中国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考虑到我国孕妇饮食中钙摄入不足,孕14周起开始常规补充钙剂0.6-1.5g/d。在钙剂选择中,应满足元素钙含量高、含有适量维生素D、钙源号、具有经过循证医学验证的临床疗效、性价比高。石教授谈到,多项META分析显示孕期补钙可改善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等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早产儿、低体重新生儿等不良胎儿结局,据此推荐所有孕妇均应个体化补钙。石教授重点讲解了孕期和哺乳期补钙方法,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研究指出孕期补充钙(1g/d)+维生素D可显著改善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同时可以改善GDM妊娠结局。最后,石教授谈到在妊娠合并甲亢、甲减、SLE以及其他合并症的孕妇中如何进行孕期补钙管理以及补钙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魏军教授早产预测研究新进展辽宁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助产学组组长、中国医院的魏军教授为大家带来了“早产预测研究新进展”的精彩讲座,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早产的概念、高危因素、并发症等内容,要做到早产的预防,就要进行早产的预测。随后,魏军教授详谈了利用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来预测早产的方法、宫颈漏斗与早产的关系、宫颈超声弹性成像在早产预测中的应用、预测早产的生物标记物、阴道微生态与早产的关系以及其他早产预测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魏军教授谈到,早产预测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寻找更理想的生物指标和方案。
滕红教授早产的诊治进展吉林省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的滕红教授为大家带来了“早产的诊治进展”的学术讲座,详谈了早产的概述、早产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如何识别早产的孕妇、过早阵痛预测和诊断、早产的治疗等方面的最新诊疗进展。滕教授谈到,50%的病例中过早阵痛先于早产发生,超声评估宫颈长度、监测阴道分泌物中的胎儿纤连蛋白(fFN)和胎盘a1微球蛋白(PAMG-1)是目前三种最具前景的预测早产的方法。尽管目前有许多诊断测试和筛查工具可用以评估过早阵痛,但准确识别即将发生的早产仍有挑战。滕红教授谈到,预防和治疗早产,对于改善胎儿结局很重要。
孟金来教授从欧美指南更新要点看我国早产诊治策略山东省医师协会围产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医院的孟金来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从欧美指南更新要点看我国早产诊治策略”的精彩分享,孟教授追根溯源的介绍了欧美ACOG、SOGC发布的早产相关指南,并从早产定义、诊断、等方面进行指南解读。孟教授谈到,随着救治新生儿能力的增强,我国早产下限的定义有待进一步商榷。临床工作中,生化标志物的阳性预测值低,需要结合症状和CL长度识别早产孕妇,选择临床应用安全的阿托西班作为一线的宫缩抑制剂,随后,就宫缩抑制剂(β-受体激动剂、钙离子阻滞剂等)使用的用法、禁忌症、监测等方面进行EAPM、ACOG等多个指南解读。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改善早产儿预后结局最有效的干预措施,最后就糖皮质激素使用进行详细的指南解读
郭邑教授各孕周宫缩抑制剂的使用时机医院的郭邑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各孕周宫缩抑制剂的使用时机”的精彩分享,郭邑教授深入浅出介绍了早产的概念、定义、早产病因、早产的高危因素以及保胎目的等内容,随后,郭邑教授详谈了不同种类的保胎药物及其应用指征,并结合多个临床病例,重点讲述了临床具体应用中一些心得,并分享了珍贵的临床经验,与会学员受益匪浅。
孙美果教授早期早产处理方法浅谈安徽医院的孙美果教授为大家带来了“早期早产处理方法浅谈”的精彩讲座。孙教授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早产发病率以及早产干预方向,随后结合多个临床病例,详细的为我们讲解了如何通过识别早产高危人群、重视阴道检查、超声检查、28周后云南白癜风权威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yjz/5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