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薰衣草吗
种好薰衣草要掌握的重点环节
掌握薰衣草生长特性一、薰衣草的生命周期
薰衣草属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或小矮灌木,虽称为草,实际是一种紫蓝色小花,丛生,多分枝,从播种到开花(或采收)所需的时间:18~20周。春天,当土地完全解冻,薰衣草开始萌动发芽,开花季节为5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冬天,当气温低于5℃时薰衣草进入冬眠期。生命周期为8-10年。
二、薰衣草的生育时期
薰衣草是春季生长类型,又可称前期生长类型。一般情况下,到5月中下旬高生长期即结束。薰衣草在一年中,由于自身量变和质变的结果及环境变化的影响,不论外部形态特征还是内部生理特性,均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使植株形态发生特征性变化的日期,称为生育时期。薰衣草的生育时期一般分为萌动期、速生期、花期、次生长期、硬化期、休眠期。
掌握薰衣草的生育时期在生产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制订薰衣草的田间管理措施,一般应以不同的生育时期为依据,因为生育时期不同,其薰衣草的生育特点也不同,所以田间管理措施也不能一样。
1、萌动期
当气温,地温均达到一定温度时,薰衣草停止休眠,根系开始吸收水份。因薰衣草是前期生长类型,此时要及时灌溉和追肥,追肥量要根据苗木大小而定。
2、速生期
从薰衣草开始萌发新芽开始,到薰衣草开始生长花穗止,为期约6-8周。此时期是薰衣草对养分、水分、温度等要求最多的时期,重点是保证水肥的供给。
3、花期
从薰衣草长出花穗开始至采收或花瓣败落为止,为期6-8周。
4、次生长期
次生长是指花穗收割后薰衣草再次生长的时期,时间一般为7月中旬至9月中旬。
5、硬化期
硬化期是苗木新生枝条充分木质化,逐步进入休眠的时期。从苗木生长速度大幅度下降时开始,到苗木直径和根系生长停止时为止。持续时间为4周左右。
6、休眠期
当温度降到5℃以下时,薰衣草地上部、地下部匀停止生长,开始越冬休眠。为防止次年春季发生生理干旱,应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薰衣草对环境的要求1、地形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平坦地,如平地较少,也可选用坡度在3°以下的土地。
2、土壤土壤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薰衣草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必须做好选地工作。
①沙壤土石砾含量少,结构疏松、透水性能好,降雨时能充分吸收降水,地表径流少,灌溉时水分渗透均匀,通气性好,土温较高,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养分供应及时,保肥力较好,极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及幼芽出土,根系的生长阻力小,且为呼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薰衣草种植和育苗地的首选。但一般沙壤土的腐殖质含量较少,营养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也较少,在种植或育苗前要给足肥料。
②轻壤土和壤土这两类土壤没有沙土和黏土的恶劣特性,具有良好的水分、养分、气热条件和耕作性能。也是薰衣草种植和育苗地较好的选择。
③黏土黏土比较肥沃,但因土壤结构紧密,通气性和透水性能差,温度低,土壤中的水分与空气经常处于矛盾状态,平时地表板结而龟裂,灌溉或雨后泥泞数日不便工作。在黏土上育苗,幼苗出土困难,种子的发芽率低。在黏土栽植薰衣草,根系生长阻力大,生长比较缓慢。由于排水不良,通透性差,苗木长势不好。另外,在黏土上培育的薰衣草苗比在沙壤土上的差得多,株形小,侧枝少,起苗时易伤根。故薰衣草不宜选黏性土壤作种植地和苗圃地。
④沙土沙土疏松、通气性良好,但因淋洗作用大,肥力很低,水分不足,较贫瘠而易出现旱象。夏季高温时期易受日灼。
同时土壤的酸碱度对薰衣草的生长也有较大影响,薰衣草适宜的pH值在6—8之间。pH值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薰衣草的生长。过低时,土壤中磷和其它营养元素的有效性下降。过高,也会降低某些元素的有效性,当pH值超过8.5时,就会使磷、铁、锌、硼和锰等元素的有效性降低。在碱性反应的土壤中,与薰衣草竞争养分的有害微生物繁殖旺盛,而且这些微生物在碱性反应的土壤中对薰衣草危害性很大。至于重盐碱土,因含盐分多,土壤溶液浓度大,使薰衣草的根不能从土壤中有效吸收水分和矿质养分。另一重要原因,碱土中含有对薰衣草有毒害作用的碳酸钠和碳酸轻钠等盐类,薰衣草因受到这些盐类的毒害作用而影响其生长甚至死亡。
3、水源水是种植薰衣草和培育苗木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只有在土壤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薰衣草才能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因此,种植地或苗圃地必须有灌溉用水的水源。水源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一是利用河流、池塘和水库;二是在无上述水源的情况下,要具备打井的条件。灌溉用水应该是淡水,其含盐率不超过0.1%。
薰衣草喜欢的食物一、薰衣草必需的营养元素
薰衣草必需的矿质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铜、硼、锌、锰、钼、氯。
二、薰衣草对养分的吸收
1、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根系是薰衣草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是薰衣草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方式。根吸收养分活跃的部位是根尖以上的分生组织区,大至离尖1厘米。
2、养分的根外吸收
薰衣草通过地上部分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称为根外营养吸收。根外营养吸收的主要器官是茎和叶,其中叶的比例更大些。根外营养吸收主要的特点有:一是直接供给薰衣草养分,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和转化,如磷、锰、铁、锌等;某些生理活性物质,如赤霉素施入土壤易于发生转化,而应采用根外喷施才能保证效果。二是养分吸收转化比根部快,能及时满足植物需要;三是促进根部营养,强株健苗。根外追肥可提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从而直接影响植物体内一系列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同时也改善了植物对根部有机养分的供应,增强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三、影响薰衣草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
1、光照与温度
①光照光照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进而影响作物对养分的主动吸收。光照越强,光合作用强度越大,产生的生物化学能越多,养分吸收也越多。
②温度温度影响薰衣草的生理活动。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薰衣草对养分的吸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过低会使根系的呼吸作用减弱,能量的供应也随之减少。同时低温还会导致根系的生长速度减慢,从而使薰衣草对养分的吸收减少。薰衣草吸收养分最适宜的温度为18--25℃。另外,低温对磷、钾吸收的影响比氮明显,所以,在长白山地区薰衣草越冬前应适量增施磷肥,能补偿低温导致阴离子吸收不足的影响,增施钾肥能增加薰衣草的抗寒性,有利于薰衣草安全越冬。
2、水分
水分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其对薰衣草吸收养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土壤中养分的释放、迁移和薰衣草吸收养分等都和土壤水分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适宜时,养分释放及其迁移速率都高,从而能够提高养分的有效性和肥料中养分的利用率。可土壤含水量过高时,一方面稀释土壤中养分的浓度,加速养分的流失(通俗的讲,就是会使薰衣草营养不良),另一方面会使土壤下层的氧不足,不利于薰衣草吸收深层养分,同时还有可能出现因局部缺氧而导致有害物质的产生而影响薰衣草的正常生长,甚至死亡。
3、土壤
土壤通气状况直接影响薰衣草根系的呼吸作用,通气良好时根系吸收矿质元素速度快。但缺氧时,根系的生命活动受影响,从而会降低对矿质的吸收。因此,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加强中耕松土等改善土壤通气状况的措施能增强薰衣草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4、养分浓度
当土壤养分浓度很低时,薰衣草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速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某一浓度时,再增加浓度,根系对离子的吸收速度不再增加。当土壤中养分浓度过高时,会引起水分的反渗透,导致“烧苗”。所以,向土壤中施用化肥过度,或叶面施肥浓度过大时,都会引起薰衣草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yjz/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