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师胜杰臧天朔去世肝癌防治路在何方

“贾薇薇黄晶秦苗·从生物学角度看待肝癌探究本质寻找对策,[].医师报,-10-11(12~13)

昨日,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28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因病医治无效,于年9月28日21时43分36秒在哈尔滨逝世,享年66岁。同日,还有一个令人潸然的消息。知名摇滚乐歌手臧天朔28日四点五十六分于北京逝世,终年54岁。

据悉,师胜杰大师和臧天朔先生,都是因为肝癌去世。师胜杰在去年年底就患上了肝癌,而且发现时,已经是肝癌晚期。尽管经过几个月的调养,情况有所好转,但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臧天朔也是如此。其唱片公司负责人表示:检查出罹患肝癌时已是中晚期,无法根治,后续一直采用的是保守治疗的方式。

汤钊猷院士

关于癌症,大家避之不及。但是相信你在生活中还是听到过,甚至亲眼见到过一些案例的。有的癌症并不致命,通过手术,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小肝癌研究奠基人、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汤钊猷院士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肝癌防治事业,推动了肝癌由“不治之症”向“部分可治”转化。

他曾提出,应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待肝癌,以抓住肝癌本质并采取对策,并指出癌症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生发展源于细胞遗传特性的改变。

随着肝癌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汤院士在《控癌战,而非抗癌战》一书中提出了对于癌症的新思考:癌症是内外环境失衡导致的机体内乱,以部分细胞遗传特性明显改变为特征,是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形成的全身性、慢性和动态变化疾病。

因此,肿瘤防控策略除了研究消灭肿瘤以外的“改造”疗法,如改造残癌、改造微环境、改造机体等,也应研究最终消灭主瘤的时机与办法,同时研究机体抗病能力的综合措施,包括神经、免疫、内分泌、代谢干预以及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的措施等。

我国肝癌诊疗现状如何?目前肝癌治疗仍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干预模式,但是如何达到消灭肿瘤与保护机体之间的平衡?肝癌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是肿瘤的转移复发,而癌转移的关键是肿瘤干细胞,免疫炎症微环境也是影响癌转移的重要因素,此理论对于未来肝癌的治疗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肝癌5年生存率仅12.1%

手术率低与转移复发是两大难题

我国是肝癌大国,国际癌症研究署最新发布的全球恶性肿瘤疾病负担(GLOBOCAN)显示,年全球约有78.2万例新发肝癌病例,74.6万例肝癌死亡,其中,中国新发肝癌占50.5%,肝癌死亡占51.3%。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年我国肿瘤数据显示,肝癌新发病例36.5万例,肝癌死亡病例约31.9万例。更为严峻的是,肝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仅为12.1%。

尹国文教授

虽然近年来我国肝癌防治以及治疗策略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肝癌的5年生存率仍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医院尹国文教授指出,肝癌手术率较低是主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接近80%的患者就诊时为中晚期肝癌,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早筛早治是保证肝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而按时体检和推广医学科普则是保证早筛早治的一项重要手段。

其次,肝癌的转移复发也是一大原因,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肿瘤复发转移率高达40%~70%,不过目前对于肝癌转移的发生途径并未明确,或与术前可能已存在微小播散灶或者多中心发生有关,因此找到肝癌转移复发的原因,实现有效预防,是未来肝癌发展的重要方向。

改善肿瘤微环境

从“杀癌”向“控癌”转化

汤院士曾提出,杀癌会促进残癌转移及生长。因此,近些年来抗癌理念发生了转变,不再一味强调消灭肿瘤,而是严控手术适应证,尽可能平衡消除肿瘤与保护机体之间的关系,实现与瘤共存,延长生存期。

李波教授

医院李波教授也强调,作为医生必须明确一点,医生并不是在“治”肿瘤,而是在为患者治病,是在“治人”。不过在肝癌治疗过程中,癌细胞生长在体内,即使不能将其完全消灭,也至少要控制它,不让它继续肆虐、快速增长以致损害身体。在治疗肿瘤时一定要有中医整体观,不能厚此薄彼。

目前,化疗、靶向治疗等方式不良反应较强,且长期应用效果不佳,人们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wwh/728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