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田园综合体想落地,创意农业是关键
创意农田景观是利用多姿多彩的农作物,通过设计和搭配,在较大的空间上形成美丽的景观,实现农业生产性和审美学的结合,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有机结合。
田园综合体想落地,循环农业是基础,创意农业是关键,农事体验是活力,田园社区促使城乡互动融合。
创意农业是观光休闲农业的重要内容,是都市型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还是田园综合体的关键。
创意农业的定义
创意农业是以创意生产为核心,以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指导人们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连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结合,使其产生更高的附加值,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
创意农业的特征
一是技术创新,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升级改造传统农业。二是经营理念创新,更加重视体验式消费,提高消费者参与度,在交流互动中满足多样化需求。三是文化支撑,通过打造美丽乡村和保护文化遗产创造更高的农业附加值。创意农业在一些地方正在兴起,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升级的作用逐步显现。
国外创意农业五大模式
一、荷兰模式:高科技创汇型
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家,全国有四分之一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之下,人均耕地面积仅一亩多。相对较差的农业条件,促使荷兰在农业方面不断创新,从而走上创意农业之路,并成为世界农业领先大国,在美国、法国之后居世界第3位。
荷兰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在世界领先,其在发达的设施农业、精细农业基础上,集约生产高附加值的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拥有完整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荷兰的花卉业世界闻名,其根本原因在于花卉业的科研发展十分突出。花卉业的发展战略以技术为中心,强调适度规模经营、高度集约化管理、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占领技术制高点。
荷兰创意农业的创汇经济功能突出。荷兰不少农产品单产都居于世界前列,番茄、马铃薯、干洋葱等的出口额均居世界第一位;荷兰是世界最大的蘑菇生产国、乳制品出口国、禽蛋出口国和花卉生产国,世界花卉进出口贸易的67%来自荷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荷兰每年农产品净出口值一直保持在多亿美元,约占世界农产品贸易市场份额的10%。荷兰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居世界榜首。
二、德国模式:社会生活功能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在倡导环保的同时,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主要形式是市民农园和休闲农庄。
市民农园利用城市或近邻区之农地、规划成小块出租给市民,承租者可在农地上种花、草、蔬菜、果树等或经营家庭农艺。通过亲身耕种,市民可以享受回归自然以及田园生活的乐趣。种植过程中,绝对禁用矿物肥料和化学保护剂。
休闲农庄主要建在林区或草原地带。这里的森林不仅发挥着蓄水、防风、净化空气及防止水土流失的环保功能,而且还发挥出科普和环保教育的功能。学校和幼儿园经常带孩子们来到这里,成人也来参加森林休闲旅游,在护林员的带领下接触森林、认识森林、了解森林。一些企业还把团队精神培训、创造性培训等项目从公司封闭的会议室搬到开放的森林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培训效果。慕尼黑郊区因其独特的“骑术治疗项目”及其所实施的“绿腰带项目”系列行动方案而成为人们向往的休养之地。
三、英国模式:旅游环保型
英国是世界上发展农业旅游的先驱国家。一方面,高度发达的城市化为农业旅游提供了庞大的目标市场。作为世界上工业化起步最早的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城市人口就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城市人口因长久远离自然,而产生了走进乡村、亲近自然、舒缓心理压力、参与户外活动的共性心理需求,尤其是城里的孩子们由于对农村、农业陌生得很,更渴望体验田园生活;另一方面,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也催生了农业旅游。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大幅增加,闲暇时间增多,私人汽车拥有量增多,消费需求层次提高等诸多因素,使得英国农业旅游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
年,英国有农场景点个、葡萄园81个、乡村公园个,占英国人造景点的十分之一。目前,全英近四分之一的农场直接开展农业旅游。农业旅游的经营者绝大部分为农场主。每个农场景点都为游客提供参与乡村生产生活、体验农场景色氛围的机会。农场内一般设有一个农业展览馆并配以导游和解说词,介绍农业工作情况,备有农场特有的手工艺品,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多数景点有儿童娱乐项目。
虽然农业旅游的收入可能要大于农业生产的收入,但农业生产主体地位并没有被削弱,农业旅游始终是农场经营多样化的一个方面。从农场的经营规模、经营效益以及市场需求特点出发,各景点都坚持小型化经营的取向及私营化的管理方式。由于农业旅游者90%以上是本地区居民,所以各景点普遍运用本土化的市场战略,扩大市场,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最为重要的是,英国的农业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领略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中体味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
英国的农场还通过旅游开发来保护农场环境及农村生态环境。截至年,英国大约有2.5万名农场主参加了以保护农村风景为主的农业环境计划,种植了总长4万公里的灌木篱笆墙,他们还管理着23万个农用水塘,大大丰富了农业旅游资源。
四、法国模式:环保生态型
法国的农业十分发达,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农业产量、产值均居欧洲之首。在法国,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对于农业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法国创意农业属于环保生态功能为主的创意农业,是以大田作物为主,采取较大规模的专业化农场生产,逐步减少小型农场。
法国巴黎大区是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但仍有着非常发达的农业,是法国第三大玉米产区和水果、蔬菜、鲜花的主要产区。但巴黎的创意农业对城市食品供应的功能并不明显,巴黎的各种食品供应,主要经过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由全国各地乃至欧洲其他国家完成。所以,巴黎的创意农业突破了自给自足的生产,而突出农业的生态功能,利用农业把高速公路、工厂等有污染的地区和居民分隔开来,营造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利用农业作为城市景观,或者种植新鲜的水果、蔬菜、花卉等居民需要的产品,有的作为市民运动休闲的场所,还有的作为青少年的教育基地。游客在法国葡萄园和酿酒作坊不仅可以参观,还可以参加农业体验之旅,参与酿制葡萄酒全过程,亲自酿酒并将酒带走,享受不一样乐趣。
五、日本模式:多功能致富型
针对日本农业此前面临的发展窘境,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首先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指出可以通过3个产业的相互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改变农业发展前景。“第六产业”是日本当下正着力推进的新型农业。“第六产业”的诞生,让人们发现了创意农业的可能性,通过激发农业活力,增强了地方经济发展动力。因此,日本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资金、人才开始进入到日趋活跃的“第六产业”。
日本创意农业以“多功能致富型”为特征,大力开发农业的生态、体验、休闲等功能。日本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是创意农业的先行者。该县因地制宜,把自己一些特有的东西(可以是某种农产品,也可以是一种文化或一首歌谣)打造成为日本全国乃至世界名牌产品。
日本创意农业发展重点是设施农业、加工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多样化农业,属于综合功能的创意农业,重点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体验、休闲和示范功能,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镶嵌式多功能的“绿岛农业”为两大特征。日本的创意农业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内,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以蔬菜、水果、多作物、多品种生产为主,主要为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和满足绿化环境的需要。
国外创意农业表现形式
国内外农业创意类型多样化,每种类型在不同国家几乎有不同表现形式。
1、花田景观
提到花田景观,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荷兰的春季花海和法国的薰衣草花海。
荷兰的花卉种植面积大,有“欧洲花园”和“鲜花之园”之美誉,每年春季各色鲜花竞相开放,花田犹如一幅色彩绚烂的画卷,如此壮观和美丽。在花田中点缀着风车、农庄、城堡等,让人美不胜收。
普罗旺斯薰衣草,带来震撼人心的田园美景,整齐的花田随着山坡起伏变化,树木、房屋穿插其中,吸引成千上万游客慕名而来。
2、农田艺术图案
英国的麦田怪圈、日本的稻田艺术、美国的玉米迷宫,是农田艺术图案的代表。
1)英国麦田怪圈
其形成至今依旧是谜,但英国人利用了它的神秘感,创造了很多奇形怪状的麦田怪圈,如今它遍及全世界,无处不在,但绝大部分还是存在英国。
2)日本稻田艺术
通过插播、套种等方式将稻田在大地上呈现出预先设计好的图案,在作物成长不同阶段,颜色不断变化,形成四时之景不同的景象。其创作题材丰富,囊括风景、人物、动漫等。3)美国玉米迷宫
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大,有着自然条件优越的玉米生产带。而美国人在玉米田中创造出了一种娱乐方式——玉米迷宫。在种植玉米之前,先设计好一个迷宫图案,按图案种植玉米,等待玉米长成后,变为一个玉米迷宫,供游人娱乐参与。目前,玉米迷宫已经发展到加拿大、意大利、英国等国家。
3、农业主题公园
通过对特定农业主题的整体合计,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将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对农业主题文化进行充分挖掘,打造出特色鲜明的体验空间,让游客拥有美好的游览历程,兼具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双重功能。国外农业主题公园的成功案例有荷兰的库肯霍夫公园,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郁金香主题公园。
4、农业节庆
这是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将农耕文化、民俗风情融入传统节日或庆典中开发的节庆,借此推动旅游、会展、贸易和文化等发展。农业节庆是体验式和消费式相结合的农业创意类型,其中休闲娱乐功能尤为显著。如荷兰,每年开花季节各地举办郁金香花节;法国的普罗旺斯地区,每到薰衣草盛开季节,各个小镇都会举办规模不一的薰衣草节,最著名的就是蒙特利马薰衣草节。
5、科技创意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创意,改变传统农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以“垂直农业”为代表。
垂直农业这一概念最早在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迪克逊·德斯帕米尔提出。德斯帕米尔希望在由玻璃和钢筋建成的光线充足的建筑物里种植本地食物。在他看来,到年,世界人口的80%(现在是60%)都将居住在城市中。届时全球人口总数将增至92亿,其中大多数来自发展中国家。
这些新增城市人口的食物保障将会是很大的问题。根据德斯帕米尔的构想,利用垂直农业技术,城区内一幢30层的摩天大楼能够养活5万纽约曼哈顿区的居民。座这种建筑物,就能为纽约所有人提供全年的粮食。
垂直农场采用无土溶液栽培方式,可以将污水转化成电力,大大降低能源成本,同时能够提供更多的食物。垂直农场还可以将传统的农场解放出来,用来种植更多树木,从而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缓全球变暖过程。而且,垂直农场本身就在都市,可以直接运往有需要的地方,从而节约运输成本,并减少运输带来的污染。综合起来有以下优点:
占用地表面积少,节约土地空间;
将节省出来的耕地种植高大的树木,净化城市大气的作用。
便于管理;
病虫害易于防治;
单位地表产能更高;
可以24小时不间断生产,避免因天气造成的损失;
农业生产的工业化和自动化控制;
农作物的改良和优选,使农作物向高产、小型化方向发展,以适应高楼的建筑构造(承受力)和生长环境。
休闲创意农业六大模式
模式一:田园农业休闲模式
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休闲活动来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务农体验游。
模式二:民俗风情休闲模式
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休闲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日庆典、民间歌舞等休闲活动,增加农业休闲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民族文化游。
模式三:村落乡镇旅游模式
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休闲吸引物,开发观光休闲。主要类型有:古民居和古宅院游、古镇建筑游、新村风貌游。
模式四:休闲度假模式
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等等,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
模式五:科普教育模式
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休闲教育农业园、少儿教育农业基地、农业博览园。
模式六:回归自然休闲模式
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谧的湖水,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主要类型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上乐园、露宿营地、自然保护区。
三个方面最大的红利
休闲农业目前的红利很多,所以才会很火爆。主要红利表现在:
一、市场红利如今国家经济发展了,城里人有钱了也有闲了,大量的游客到乡村享受田园生活,体验民俗民风。因此休闲农业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
二、人口红利目前国家经济转型,大批的打工者返乡回乡创新创业。据统计全国将超过万返乡回乡农民到家乡就业创业,约占全国万农村打工人员的四分之一。这些有知识,有专业技能,有市场头脑的“城归”人员,将极大的促近包括休闲农业在内的农村产业经济发展。
三、政策红利中央1号文件已将休闲农业上升为了我党战略、国家战略,大力支持休闲农业的发展。各级政府相继出台许多扶持政策,政策红利促进着休闲农业的发展。
但是尽管红利不少,也不是每个休闲农业企业就都能赚钱,目前还有不少休闲农庄是不赢利的,有的还年年亏本。有的要靠政府补贴或项目支持,有的农庄老板除了有农庄外,还在外面兼有别的公司与产业,用别的地方赚的钱贴补休闲农庄的亏损。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改革开放先富起来,头脑很精明的人这样去“烧钱”呢,这里面除了家乡情怀,农业感情外。肯定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这就是土地红利。
大家知道,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是农业就会涉及到土地,而我国的土地政策还是30多年前的了,它与目前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当前,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土地承包期过短,农民经营土地存在明显的短期行为,均分土地,分割零碎,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配置,影响了种植效益的提高;土地流转制度没有建立,“五荒”未得到合理利用;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弱化等等。
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制度架构里最底层的制度,它不仅仅只是关系到“三农”问题和农业现代化的问题,而是一个可以左右和影响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基本制度。从目前看,中国现阶段的制度改革,已经不是给上一代系统打补丁那么简单了,而是要彻底的更换一套全新的操作系统。不然也不会频繁提到顶层设计这个概念。
如果要自上而下的重新设计中国经济的操作系统,那么这个新系统的架构设计里,土地制度,则是最最底层的一层。它是其他各层的基础。比如,所有的人都知道房子值钱,其实房子之所以值钱,房地产之所以红火,究其根本,它不过就是当前土地制度所衍生的经济现象。有什么样的土地制度,才会演生出来什么样的房地产业态。
第四次土改,牵涉到的历史和政策包袱比较大。所以一直迟迟不见实质性的动静。都知道这么拖着不是办法,但是也一直没有更好的解答。因为,如果响应生产力的需求,那么就要再次把土地从农民手里拿出来,集中起来规模经营,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延续条块分割效率低下的原始农业,就永远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但问题是,一旦给农村土地确权,可以自由流动和买卖,那么必然的会导致大规模的土地兼并。这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如果不给农村土地确权,很多农村人口已经在城市定居和生活,土地也处于流转承包状态,甚至是失耕。
农村成立股份制公司,把土地集中到公司名下,这实质上是现代版本的人民公社。并且,股份能不能转让,又如何继承,如果像私产那样,可以自由买卖和流动,又会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兼并问题。可见,当前的土改问题,不是不想改,而是对制度设计者,要求太高。看上去有点像个无解的题。但是一旦这个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答,那么所释放出来的制度红利,将对未来几十年的中国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三农问题,也不再是个问题,农业现代化也将补上拖欠的一课。全面实现现代化,不提农业现代化,那是说不过去的。这个问题可以往后拖,但是早晚总得要面对它。一个新版的操作系统,也无法直接跳过最底层的设计。
台湾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标杆项目考察之旅
此次探寻,更实际!原汁原味—实地考察近十几个旅休闲农业与文创经典项目,让您获得原汁原味的体验;三重冲击—专题课程培训、实地考察交流、文化体验深入,领悟深刻,收获全面;高效省时—囊括各类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开发模式,了解如何定位、规划及运营,更深切的认识且学习借鉴;实操演练—分组讨论,实战研讨,结合自己的项目特点找到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的IP魂,汗马随团导师莊錦華老师全程精彩点评,指导操作路径和实践方法;智慧共享—智慧精英汇聚,积累人脉,启迪思维,分享智慧,共谋发展;壹方城台湾休闲农业与文创标杆项目考察,当休闲农业遇上田园综合体9月26日-10月1日开启台湾游学之旅,欢迎各位企业家莅临,进对圈层。
报名许经理
考察时间:年9月26日-10月1日(6天5夜)
考察地点:中国—台湾
参与人员:政府机关、文旅地产开发商、特色小镇建设单位、规划设计机构、投融资企业及相关产业链董事长、总经理等核心高管参加(30人考察团规模)
考察形式:考察+研讨+资源联接
主办单位:北京壹方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汗马研习社
报名参加游学请联系主办方:许经理(长按手机号复制可添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pjs/7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