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疗新冠肺炎当中,再谈中医药的循证医学
“中医循证医学是指遵循临床依据的中医学,是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特点发展而来的,同时结合了传统中医学以及现代循证医学的优点的一门学科。”
公益抗疫系列
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应用2月14日,武汉江夏中医方舱开舱,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指导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循证医学分会主委、中国防治COVID-19中医药专家组组长张伯礼,率领来自天津、江苏、湖南、河南、陕西等地的中医医院。
十几年前,张伯礼曾率队战“非典”,筹建了全国第一个中医红区,成建制队伍入驻,取得了实战经验。这一次,他渴望早期介入,让中医药疗法更快地派上用场,阻断疫情蔓延。医院运行了26天,共收治新冠肺炎轻症和普通型患者人,创造了轻症病人零转重、痊愈病人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的“三个零”纪录。
张伯礼院士说:“这表明用中药可以治疗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其疗效主要体现在显著改善症状、缩短病毒核酸转阴的时间,尤其是降低轻症转成重症的比例。这是核心指标。”
之后中医治疗方案陆续医院,病患普遍使用了中药。在一定程度上,中医药无疑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与历史上的中医药治疗瘟疫不同的是,随着更高效、明确的现代检测手段介入,中医药需要与这些检测手段更好地结合。
中医药在循证医学中的再发展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遵循现代科学依据的一种医学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即临床上对病人的处理)应在现有最优的临床依据的基础上做出,同时再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而中医循证医学,简而言之,就是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采用现代医学指标,而治疗上则采取中医药方案。
中医学与循证医学有很深的渊源。虽然循证医学的“证”与辨证论治的“证”的基本意义不同,但是中医学却蕴含循证医学的思想。循证医学的创始人之一DavidSackett曾指出,“循证医学”这个概念的灵感来自于清朝乾隆年间“考证”的方法。
中医循证医学是指遵循临床依据的中医学,是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特点发展而来的,同时结合了传统中医学以及现代循证医学的优点的一门学科。
而金涛教授也在临床中也常使用中医循证医学,在使用后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与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不同。传统的中医药治疗的临床证据多来自于师承的临床经验,或自己的个人实践理解。而这种诊断及治疗模式一方面会给辩证带来较强的主观性,无法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形成一个固定的标准,同时在另一方面会导致治疗效果的不稳定,无法给予患者保障。这些特点正使中医药在现代医学大环境下饱受诟病。
比如金涛教授曾提出了由循证医学衍生出的中医循证膏方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案,意在将传统医学、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决策时,不简单的如同传统中医以主观观察作为全部依据,而是结合临床监测指标,并以此在已发表的具有临床证据的药物中进行选择。这些方案通过现代统计学证明行之有效,同时再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修正,从而达到在治疗上的个性与共性相结合。
而这样的诊疗模式又有别于现代医学中纯西药的治疗方法。对于过敏性疾病现代医学往往采用抗组胺类药物、激素类药物等进行治疗,从表面阻断了过敏的“发生”这些药物往往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长期服用会对机体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
因此选用中医循证医学的临床治疗方案可以在避免严重的毒副作用的同时,也保持了中医的传统特色。并且相较于传统中医药,这样的诊疗方案避免了循证依据的缺乏。使我们可以从客观、可量化的指标上进行辩证、治疗,在恢复患者主观感受的同时兼顾了客观指标。
中医循证医学的另一个特点便是能够观察到治疗可能存在的副作用。我们不能否认中药治疗也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是通过中医循证医学,原本中医药治疗所难以观察的副作用在大样本下变得可以观察分析。因此,中医循证医学也兼顾了药物的安全性。使治疗方案的优劣变得一目了然。
??
??
如果觉得本文还不错,或者想分享给你的好友,希望各位粉丝看完后点一下右下角“在看”。各位患友如需联系我们,可以直接在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pjs/6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