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现场遇见大咖安徽省医学会第二十一次麻

由安徽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办、医院承办的安徽省医学会第二十一次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年会于10月13日在合肥拉开序幕,大会开幕式后是更为精彩的主题演讲环节。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熊利泽教授、资深麻醉学专家曾因明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方向明教授、首都医科大医院李天佐教授、南京大医院马正良教授、医院黄文起教授六位重量级讲者到会授课。

本文导读

?熊利泽教授:麻醉与围术期安全

?曾因明教授:浅论新形势下麻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方向明教授:麻醉学科建设的核心技术

?李天佐教授:阿片类药物与肿瘤术后转移复发

?马正良教授:脊柱侧弯矫形术围术期麻醉管理要点

?黄文起教授:麻醉医师诊断能力提升分析

讲题:麻醉与围术期安全

讲者:熊利泽教授

我们的临床麻醉工作已经十分“安全”了吗?相较于欧美国家,中国孕产妇死亡率仍然较高,中国新生儿死亡率仍然较高,术后死亡率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也依然较高,因此,我们的临床麻醉工作并不那么“安全”。

当我们站在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的高度来思考,麻醉与围术期安全的隐患是什么?熊利泽教授指出,你看不到危险,并不表示没有危险,主要是你的安全标准还不高。麻醉与围术期的安全隐患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临床医生的安全意识不够、临床医生不遵守制度和指南、临床医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科室未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

如何保证麻醉与围术期安全?吸引优秀人才、持续教育培训、建立安全文化和安全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三要素,三者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安全体系的建立。

如何建立安全体系?第一,充分利用大数据,建立数据库获取及分析制度;第二,设计安全制度、工具和流程;第三,医院科室安全管理体系;第四,用科学研究提高安全和质量。

讲题:浅论新形势下麻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讲者:曾因明教授

讲课伊始,曾因明教授抛出了对于麻醉学科非常重要的三个文件:年,卫生部颁布12号文件,将麻醉科由医技科室改为临床科室,并将麻醉科的业务范围发展为临床麻醉、重症检测和疼痛诊疗;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颁布关于医疗机构麻醉科门诊和护理单元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年,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的意见》,进一步指明了麻醉学科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一个学科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三个要素:第一,组织构架是前提,没有组织结构学科就没有相应的内涵;第二,内涵建设是根本,没有相应的内涵,学科就没有核心竞争力;第三,人才队伍是关键,没有人才队伍,就没有学科的一切。

首先,依据麻醉学科的工作定位,其组织构架包括临床麻醉(基础)和重症治疗、疼痛诊疗(两翼),缺一麻醉学科不能腾飞。其次,学科带头人对于麻醉学科内涵建设的定位必须十分清晰:临床麻醉的内涵建设包括精细麻醉是基础、生命调控是精髓、专科麻醉是重点、拓展延伸是方向;疼痛诊疗的内涵建设包括明确定位、夯实基础和形成特色;重症治疗的内涵建设则包括明确功能定位和强化竞争意识。

总之,麻醉学科是一个发展中的学科,要在新形势下完成新任务,麻醉学科任重而道远。新时代呼唤更多优秀的麻醉学科带头人的出现,只要扬长避短、努力实干,麻醉学科定能大有作为。

讲题:麻醉学科建设的核心技术

讲者:方向明教授

大健康领域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医疗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医学发展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事业成为最为紧迫的民生领域之一,作为新时代新征程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健康中国战略正是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而实施。新时代新形势下麻醉学科的使命是什么?麻醉学科的核心技术是什么?这都是我们应当思索的问题。

近五年麻醉学领域发表文章近60,篇,其中危重病领域占20%、疼痛领域占30%、全麻机制占10%、临床麻醉占7%,总体研究发表率呈上升趋势。众所周知,安全和创新是麻醉学科发展的永恒动力,麻醉学科研究创新的关键是什么呢?方向明教授指出,研究创新取决于临床问题、国家需要、学科自身的传承与创新。

对于学科建设而言,大师级的学科带头人、精干的学术团队、健全的临床和研究平台是关键,困难气道、神经阻滞、器官功能保护等优势核心技术将引领医教研工作闪亮在医学舞台。

讲题:阿片类药物与肿瘤术后转移复发

讲者:李天佐教授

恶性肿瘤的转移复发是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肿瘤细胞活跃的生物学特性、肿瘤的新生血管形成、细胞外基质的重建及免疫逃逸等多种因素和机制假说。阿片类药物是肿瘤患者围术期常用药物之一,但多项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使用以阿片类药物为主的镇痛更能引起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胃癌肿瘤的术后复发,降低患者生存率。

既往研究显示,阿片类药物对肿瘤本身的增殖有直接影响,并且外源性阿片类物质可抑制机体免疫系统,从而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是肿瘤免疫的核心组成部分,阿片类药物可以降低T淋巴细胞增殖率、NK细胞活性及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也抑制氧化物的形成及细胞因子的表达。

以临床中经常应用的芬太尼为例,芬太尼对NK细胞的杀伤活性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小剂量的芬太尼虽可导致NK细胞数量的短暂提升,但其活性抑制的程度却随着应用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与芬太尼相反,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则能避免手术应激状态对NK细胞活性的抑制,可起到免疫保护作用;合成类阿片类药物则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综上,阿片类药物对肿瘤的转移复发影响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dlfb/72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