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系列访谈四姜泉主委
访谈专家:姜泉,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
访谈人:郭宇博,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主任
01中医指南工作取得成果的原因开门见山,风湿病分会标准化工作结出硕果,我认为是主委重视的结果。
我做分会主委的第一天,我就告诉自己,从现在开始,你关医院的一个科室,而是要考虑这个学科的整体发展。
一个学科的发展,不仅仅是全面了解国内,还要了解国际。我们看到,一个国际的权威学术组织,他们几乎每年都会发布指南,更新指南。这些指南,代表了最新的学科进展,吸引了全球的相关领域专家都去看、都去学、都去用。这个对我的触动很大,作为最权威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专科分会,我们有责任制定具有中医药特点的指南。
这是主委的责任感,还有其他因素吗?
还真有一个很朴素的原因,很多年前,一位全国顶级的西医专家给我说,你们中医药临床,各自为政,这就是中医药的个体化诊疗?中医药能不能有一个相对规范的临床指南?年前后,中医药行业开启指南制定,我们很高兴有机会参与到风湿病指南的制定,专家们很努力,很认真,付出很多,但是最后的指南,应用不理想。当时我就想,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制定出临床用的指南!
02影响中医指南应用的重要因素今天风湿病分会标准化工作结出硕果,就是您一直坚守这个“用”的初心。制定一个临床“用”的指南,最重要的是什么?
共同参与,共同讨论。每一个指南的制定,我们都邀请分会常委以上、各地的主委共同参与。指南的每一个推荐意见,我们都以会议的形式共同讨论,以会议的形式,营造一个现场的氛围很重要。
“参加”与“参与”是两个概念吧?以分会为依托开展指南制定,还是很有优势的?
是的,分会拥有丰富的专家资源,风湿病分会吸收了全国最优秀的中医风湿领域的专家。在指南制定的过程中集合专家们的智慧和临床共识疗效。所以分会的专家,不仅要参与,更要深度参加,我们把指南内容进行了有机分解,有机分配,定向牵头。
集分会之力,也是个技术活,如何真正的集分会之力呢?如何真正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很幸运的是,风湿病分会有很好的传统,是一个团结的分会。作为主委,做好三件事,一是要了解每个地区,每个专家的优势领域;二是指南内容进行分解要合理,三是保持好大家协作的一致性,比如我们类风关,就是按照证候进行分工的,广安门负责湿热,中日负责肝肾不足,云南和江苏负责寒湿痹阻。
03三年制定三个指南风湿病分会每年只开展一个指南的制定,是基于什么考虑?
一是我们开始的时候还在摸索,知道指南重要,如何开展,方法流程都不熟悉;二是大家把之前指南不用的原因,归结为速度太快、周期短、不认真;
三是整个标准化的工作氛围还在形成过程中。
每年一个,这个节奏会有变化吗?
我们也想过几个同时开展,但是大家经过讨论,还是希望集分会全体之力,争取把每一个指南都做成临床用的精品指南。
三年三个指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这三个主题的选择,是如何考虑的?
首先是风湿领域发病最高的是类风关,这个病也是临床上患者寻求中医治疗多于西医的。骨关节炎,临床发病率高,是个交叉学科领域,骨科为主的专家制定的指南里,更多的是手术和手法,基本没有药物干预,但是临床上药物干预的比例很高,所以有很强的迫切性。痛风,是可以充分体现中医药特点和优势的一个病种。
三个指南做下来,最大的痛点是什么?
第一是临床研究的薄弱,数量很多,质量不高。能够提取的证据,普遍的级别都不高,这对指南的制定受到很大的制约。第二是标准化人才的问题,所以每个指南,我们都组建项目组,三个指南,培养了三个秘书,现在就算是标准化力量很强了。临床与标准的结合,是做好指南的必要条件。
04中医指南的特点与关键在指南制定之初,分析现有的国际国内指南是规定动作,您认为中医指南与西医指南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目前国际指南用的很好,国内的西医指南因为缺乏本土证据,信任度也打折扣。中医指南,虽然证据级别不高,但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内容。西医指南的疾病诊断很明确,中医指南的证候诊断是特点,当然还有中医药的干预措施。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指南,都是根据疾病状态,提供用药策略,形成合理的最佳的治疗方案。西医更重视患者,这点对我们也有很大的触动,我们三个指南的制定,都进行了患者调研。
您已经三次提到中医药特点,谈谈中医药的特点对指南制定的影响吧。
中医药的整体观确实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惑,因为我们的干预措施,更多的来自于古籍,来自于传承,包括中成药和方药,还有中医药在预防和康复阶段的优势,都因为缺少证据无法纳入指南。
您认为中医药指南的关键是什么?
一是以临床应用为出发点,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用”的主题,这样就避免了名利之争。
二是注重证据,指南制定不能唯证据论,但是在目前中医药指南普遍证据级别偏低,在临床信任度低的大环境下,我们制定过程中,就特别强调了证据,邀请了刘建平老师等方法学专家对项目组进行培训,努力避免中医指南不被信任的问题。
三是干预措施推荐应该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dlfb/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