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如何弥补广泛应用和有限
来源TMRPublishingGroup
作者TraditionalMedicineResearch编辑部中医药防治瘟疫,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全程参与、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政府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以“三方三药”为代表的中成药和方剂在临床实践中显示了确切的疗效。
在广泛用于临床实践的同时,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者也积极开展临床研究,采用现代循证医学方法评价和验证中医药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证据支持。截至年8月27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的新冠肺炎临床试验中,中医药相关的试验达项,占全部注册数量的22.3%。
目前,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陆续发表于国内外学术期刊。通过全面系统地检索谷歌学术、WebofScience和PubMed,截至8月27日,共发现10篇发表于SCI期刊的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包括5项随机对照试验、4项回顾性研究和1项个案报告。
这些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SCI文章,涉及的干预措施包括连花清瘟胶囊、藿香正气滴丸、清肺排毒汤、宣肺败毒汤、寒湿疫方、基于指南的中医治疗方案,以及真实世界中医药干预措施和自拟方等。采用的结局指标包括症状和CT影像改善、核酸阴转、住院时间、重症转化率、病死率等。2项随机对照试验在主要结局指标上报告了阴性结果;其他研究均报告了阳性结果。各研究均以指南规定的西医治疗措施作为基础治疗,采用开放式研究设计,没有研究应用安慰剂对照,因此也无法对医生和患者施盲。各随机对照试验均未报告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方法。
总体而言,从目前已发表的SCI论文看,现有临床研究发现,连花清瘟、清肺排毒汤、宣肺败毒汤等方药对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具有改善症状、降低向重症转化的比例等效果。但除连花清瘟有2项研究外,其他干预措施均仅有单个研究的结果,样本量偏小,缺乏安慰剂对照和盲法等,对结果的解释还需谨慎。
尽管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和大量的临床试验注册,但目前的临床研究证据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还比较有限。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中国的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导致短期内集中上马的大量临床研究缺乏足够的病例来源,难以为继;二是研究设计的方法学不足,影响了证据的质量;三是中药临床研究自身的特殊性,如中药安慰剂制备困难,中药复方成分和药理研究的复杂性等,限制了中医临床研究在国际主流权威医学期刊发表。
中医药要走向国际,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还需要更多科学严谨的循证医学证据。审视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临床研究的历程和现状,总结经验和问题,对于今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以及其他重大疫病中的作用,弥补临床广泛应用和有限研究证据之间的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全球疫情远未得到控制,中医仍有机会通过国际合作开展临床研究,创造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助力全球抗疫。
(扫码获取全文)
Citethisarticle:
HuiLuo.Thegapbetweenclinicalpracticeandlimitedevidenc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orCOVID-19.TraditionalMedicineResearch,online.doi:10./TMR0906197
URL: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lei1618.com/zwwh/8120.html